【大紀元2020年11月17日訊】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剛剛公布,美軍航母里根號(CVN 76)在11月14日返回了日本的橫須賀港口,並表示,船員將保持高水平的訓練和戰鬥水平,準備應對區域性突發事件。
台海、南海的熱度似乎仍然較高,美軍航母此時歸港,這是美國新任國防部長的新策略嗎?
11月15日,據民間航空監聽網站透露,在台灣西南空域,中共軍機使用應急頻率喊話,稱「你已進入我領空,請立即離開,否則將遭到驅離」。喊話連續多次,並且採用中英文混合模式,據分析是針對美國軍機。據稱,美國軍機應答表示,正在國際空域正常飛行。
另有民間機構透露,11月16日,從日本嘉手納基地起飛的一架美軍RC-135W電子偵察機進入南海展開抵近偵察行動,還與美國空軍一架空中加油機,在台灣西南部空域上空完成了空中加油活動,似乎完全無視中共軍機的騷擾。當天,中共一架運8ASW飛機也進入了台灣西南部空域。
同日,據稱駐韓美軍的一架U-2S高空偵察機進入黃海上空抵近偵察。
目前美軍沒確認上述消息,一般也不會主動證實。如果此類動作屬實,應該表明,美國新任代理國防部長米勒(Christopher Miller)上任後,美軍似乎正在重新調整策略。美國軍機連續現身台灣西南空域,是否是新策略的一部分,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進入11月份,台海轉入冬季氣候,氣溫降低,海浪高,風向以東北風為主,台海登陸作戰有利時機已過,大規模戰事風險變低。此時,美軍航母在台海隨時機動的實際意義不大,回到日本港口待命,應該也並不遙遠。實際上,美軍若馳援台灣,航母並非第一波和第二波反擊力量,美軍航母的存在,更多顯示了威懾性。
美軍飛機再次對中國大陸抵近偵察,隨時監控中共軍隊的動向,應該也是航母歸港後的必然之舉,以隨時保持戒備,或成為冬季常態。
近日,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共退役大校王湘穗上個月在一次閉門會議上,稱8月26日中共發射的東風導彈「命中一艘在西沙群島南方海域航行的(默認目標)船隻」,還稱,「這是給美國的警告,要他們不要冒任何軍事風險」。
這應該是中共軍隊再次故意放風。當時美軍已經證實,監測導彈落在了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之間海域,並未提及有靶船,中共當時也沒有提及。近3個月後,中共忽然謊稱導彈命中靶船,卻沒有任何圖片、視頻,應該在向美軍發出試探的信號,很可能要測試新任美國代理國防部長米勒的反應。
令中共沒想到的是,美軍航母實際正在收兵,中共的東風導彈再一次失去了目標。中共試圖再次亮出所謂的「殺手鐧」,結果又放了空炮。美軍公布里根號航母回港的圖片,也經過了精心安排,特意選擇並註明,里根號航母7月經過菲律賓的聖貝納迪諾海峽,這顯然也是針對中共的東風導彈而設計的航行路線。這表明,美軍航母不經過常用的巴士海峽,同樣可以從菲律賓區域進出南海,中共的東風導彈也用不上。實際上,7月份美軍航母還演練了從南部的印度洋進出南海。
台海風險變小,但南海熱度卻並未降低。美軍若對付中共南海島礁的軍事設施,航母應該也不是首選。11月8日,美軍2架B-1B轟炸機繞行南海,已經展示了美軍的作戰意圖,中共的軍機之前首次飛行了10個小時到達南海,表明中共對南海島礁的空中防衛實際鞭長莫及。
美軍空中力量應該已經準備接手航母回港後的應變計劃。
美國戰略司令部公布,11月12日,位於美國本土的B-1B轟炸機,與位於關島基地的B-1B轟炸機進行了一次遠程打擊訓練,展示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和全球的部署能力。現場指揮官表示,準備好接聽電話,並對世界各地的任何衝突做出回應;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為飛行員制定高端衝突策略、培訓和程序。
儘管沒有披露更多細節,但可以想見,美軍從本土起飛的B-1B轟炸機與關島起飛的B-1B又一次進行了聯合演練,具體的位置應該就在東海、台海、南海區域附近。這再次表明,美軍空中打擊力量隨時應戰。
台海登陸的可能性變小,但中共軍機仍然持續在台灣西南空域騷擾,美國軍機是否也會持續出現在這一區域,與中共軍機對峙,或許更能進一步透露新任國防部長的新策略。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