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神言、神跡比比皆是,奇人異事不斷湧現。本文說說東漢末年的奇人和隱士樊英。
樊英字季齊,南陽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人也,生活在安帝和順帝時期。年少時在三輔(今陝西西安周圍地區)學習《京氏易》,兼研修《五經》。此外,他還學習並擅長讖緯之學,比如風角(占卜之法)、星算、《河》、《洛》七緯,可以預測災異、推算陰陽變化。
雖然學問精深,但樊英並不願出仕,而是長期隱居在壺山,以教書為業。因為他的學問和德行廣受推崇,四方前來求學的人非常多,其弟子遍布天下。也因為他的名氣很大,州郡先後請他為官方效力,他都予以拒絕。公卿推舉他為賢良方正、有道之人,他也都不去應此虛名。
後來,皇帝都知道了樊英的大名。漢安帝初年,徵召他為博士。建光元年(121年),又以公車賜策書,再徵樊英與南陽郡孔喬、李昺、北海郡郎宗、陳留郡楊倫、東平郡王輔六人,只有郎宗、楊倫到了洛陽,樊英等四人都沒有應召。
永建二年(127年),漢順帝下策書備禮,用玄纁徵召他,足見對其的重視程度。玄和纁是傳統文化中的色彩名稱,最為神聖,分別象徵天地,最早指黑色和淺紅色的布帛,後來又指帝王用作延聘賢士的禮品。
對於順帝的誠意,樊英以身患重病推辭。順帝很生氣,下詔讓郡縣將其強行送到京城。樊英不得已來到京城,但仍稱疾不起。順帝讓人將其抬到朝堂上,樊英仍不起身行禮。順帝大怒,對他說:「朕能生君,能殺君;能貴君,能賤君;能富君,能貧君。君何以慢朕命?」(大意是朕能左右你的生死、富貴、貧賤,你為何如此輕慢朕的命令?)
樊英回道:「臣受命於天,生死都由天決定,陛下怎能決定臣的生死呢?臣見暴君就像見仇人,立其朝堂絕不肯屈服,可得而貴乎?臣雖在布衣之列,但身處貧困卻怡然自得,根本不想與萬乘之尊交換,又可得而賤乎?陛下怎能決定臣的貴賤呢?對於不合禮義的俸祿,即使非常優厚,臣也不會接受;如果能實現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飲食也不厭棄。陛下如何能決定臣的貧富呢?」
順帝無法使他屈服,由此更加敬重樊英,還讓太醫給他看病,每月送給他羔羊和酒,以表示尊重賢士之意。
如此過了兩年,永建四年(129年)三月,順帝為樊英設壇席,禮遇甚重,並賜給他几杖,待以師傅之禮,亦問他朝政得失。樊英感受到了順帝的誠意,也不好再推辭,遂被拜為五官中郎將。數月後,樊英再稱病重,順帝知道不能再勉強,便下詔讓他以光祿大夫的身分歸家,並令地方官府送谷千斛,八月送給他一頭牛、酒三斛,還說如果去世,可以中牢祭祀。樊英堅辭不受,順帝仍舊下詔。
樊英拒絕出仕,且在受命期間並未提出任何有益的匡救之術建議,這大概是深諳盛衰之理的他,已經預知到東漢走向滅亡的命運是不可逆轉的吧。
頗有道術的樊英,預測多有靈驗。一天,他在教書時,有暴風從西方湧起,樊英對弟子們說:「成都著火著得很大。」他還含了口水向西方噴去,並讓人記下日期和時間。後來有客人從蜀郡來,說「當天大火,有黑雲從東而起,須臾間降下大雨,火於是滅了」。而他所說的日期與樊英噴水的日期正好相符,人們這才知道樊英非凡人。
一次,樊英在家中突然披散著頭髮,拔刀亂砍,妻子莫名其妙,問他是何故。樊英說:「郗在道上遇到賊人了!」郗的名字叫巡,郗巡是樊英的弟子,當時正外出遠行。他回來後跟人們說,他在途中遇上了賊人,幸虧有一位披頭散髮的老人相救,所以沒發生任何危險。
樊英在京城時,宮殿上有一架鐘突然自鳴,順帝憂心忡忡,以為是不祥之兆,公卿大臣們誰也不能解釋,就問樊英原因。樊英說:「這是蜀岷一帶發生山崩了,母親崩所以兒子鳴。這不是當今聖朝要有什麼災禍。」過了不久,果然傳來蜀地山崩的消息。
樊英在隱居期間寫就《易章句》,世稱「樊氏學」。潁川陳寔,年輕時曾跟隨樊英學習。樊英有病時,妻子派奴婢拜問,樊英下床答拜。陳寔感到奇怪,問他,樊英說:「妻,齊也。死後共奉祭祀,按禮不能不答。」其恭謹若是。
七十多歲,樊英在家中去世,但有道術的他焉知不是施了個障眼法?@*#
參考資料:
《後漢書》
《太平廣記》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