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和碩電腦董事長童子賢13日指出,台灣社會有資源配置錯誤的傾向,如果有機會重新開機,應該在生技醫療、觀光、出口、文化藝術、農業等方面做檢討。例如:觀光一直無法突破1200萬人次,常以內需、規模不足當藉口,但荷蘭、瑞士人口分別為1800萬、800萬,觀光表現卻比台灣好。
童子賢出席天下經濟論壇時表示,不會因為一場選舉,就整個翻轉我們的社會。所謂的重新開機,是上帝要不要給你第二次機會。台灣社會如果真的可以允許有第二次改變的選擇,資源配置正確可以讓台灣更有效率,或引領社會變得更健康、更好;把正確的資源配置在正確的地方,產生更佳效果,就是管理。
童子賢指出,台灣曾經很自豪的宣布,2018年生技醫療產值5,141億(約170億美元),占全球產值0.15%,但台灣人口卻占全球人口0.3%,也就是生技醫藥表現遙遙落後。台灣有龐大的醫療、健康照護需求,當中很多高端儀器設備、醫藥生技、化學精密製品都需要仰賴進口,「台灣為什麼不能進口替代?」
觀光不如荷瑞 文化藝術處弱勢
觀光方面,童子賢表示,台灣出國1,600、1,700萬人次,來台1,200萬人次,一直沒辦法突破1,200萬人次,常以內需、規模不足當藉口。荷蘭人口只有1,800萬,瑞士人口也只有800多萬,他們在很多特殊、附加價值高的觀光產業上,表現比台灣好。
台灣很擅長出口貿易,童子賢說,台灣出口貿易幾十年來結構都沒有進行新的調整,幾乎還是依賴3、40年前所訂下來的成功產業政策,到現在還在享受它的紅利。但是新的產業方向在哪裡呢?
童子賢表示,台灣有龐大的資源,但是配置在藝術文化上可能都是個位數。文化部、國藝會每年補助全國藝文創作表演的經費,常常捉襟見肘。全台一年挖柏油馬路挖掉幾百億,提撥10%來做文化、藝術、表演藝術及音樂舞蹈贊助綽綽有餘。而這部分屬比較弱勢的領域,往往在商業化、商品化循環中,處在弱勢一端。
補助農民成慣性 農業需重新開機
台灣的農業政策與表現也值得商榷。童子賢指出,荷蘭人口、土地規模未必比台灣大,但農業很強,荷蘭最高收入的20%領先族群當中,每5人就有1人從事農業。如果有寬廣的舞台,有好的收入,有精彩的生活方式,誰會不願意去從事產業?
童子賢近一步表示,台灣農業好像幾十年來永遠沒有辦法重新開機。現在的農業政策是政府出錢補助農民不要做事,多年下來,已經變成慣性、舒適圈。農民擁有土地、農民身分,不必種田,政府就會給錢,如果有心從事農業,更應該下定決心重新開機。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