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導致中美對抗加劇 中南海智囊預測最壞局面

人氣 500

【大紀元2020年01月12日訊】2019年底,中美兩國在預期中宣佈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共識,但是雙方分歧未解,整體競爭格局甚至對立態勢越加確定。

中央社2020年1月1日報道,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半後,北京和華府終於在12月13日針對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達成一致,預計近期可正式簽署,雙方先前互相加徵或預計徵收的懲罰性關稅也已暫停或部份取消。

雖然如此,這場由全球前兩大經濟體擔綱的貿易爭端何時真正落幕仍是問號。除了經貿分歧,在香港和新疆人權議題上,中美互動也是煙硝不斷。

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不久前舉行了「美國研究與中美關係」2019年終座談會。北大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於鐵軍在會上指,意識形態競爭、決策機制和大國競爭等3項因素導致中美對抗加劇,兩國對抗領域正全面擴散。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運成表示,中美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有助緩和緊張關係,但不能改變美國對華政策的根本方向。

面對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遏制,北大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認為:「中國要有對於最壞局面的心理準備,並且要有預案。」

至於可能的最壞局面,王勇說:「無非是中美經濟脫鉤,中美沒有貿易關係、經濟關係;甚至中美圍繞台灣問題、南海問題發生戰爭,都有可能。」

王勇表示,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這段時間,是中美之間競爭、較量最激烈的時期,這種大國競爭可能持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這種關係可能因為美國國內政情的改變或在國際社會遭遇了難題或危機,由「競爭」轉為「競合」,但長期來說,中美戰略競爭格局態勢已定。#

撰文:衛晟 剪輯:朱迪 責任編輯:源直

相關新聞
【時事軍事】西方是否解開烏克蘭的「手銬」?
【時事軍事】美中程導彈登陸菲島嶼 距台僅百里
【軍事熱點】俄黑海艦隊再折艦 烏遠程打擊升級
【時事軍事】艙口敞開 俄羅斯坦克設計的災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