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9月4日訊】看《康熙王朝》時,當看到小康熙玄燁在父親順治皇帝面前熟背《師說》之時,我想起了康熙皇帝以詩下旨的一段趣事。
有一天,康熙皇帝出外郊游,忽然看到遠處林陰道旁立著一尊巨人,這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尊雕像。康熙興致勃勃地指向石人問道:“可知這石人叫何名字?”身旁正有一個翰林隨行,急忙趨前答曰:“回万歲,這石人名叫仲翁。”康熙一愣,周圍的文武官員也一惊。然而,康熙并未再說話,繼續驅馬前行。
其實,這石人名叫“翁仲”,相傳是秦朝大將阮翁仲的造型。此人身高體壯,力大無窮,勇猛善戰。當時,北方匈奴經常南下侵犯,邊境很不太平,秦始皇派阮翁仲領兵出征,回擊匈奴,立下汗馬之功,死后特鑄銅像立于咸陽宮司馬門外。后人又制作巨大石像紀念,代代相傳,都尊稱為“翁仲”。
沒想到這個翰林竟然把世人皆知的“翁仲”說成了“仲翁”。如果是武將說錯,那還情有可原,堂堂翰林,就不能容忍了。
次日上朝,群臣議事,當場并未提及此事。然而,康熙退朝回宮之時,御案上留下他的親筆諭旨,是一首小詩:“翁仲如何讀仲翁,想必當年少夫功。從今不得為林翰,貶爾江南作判通。”
康熙在詩中有意顛倒用詞,將“功夫”寫成“夫功”,將“翰林”寫成“林翰”,將“通判”寫成“判通”。這既使全詩押韻,又極妙地諷刺了那位草包翰林,將他貶出京師,到江南去做個縣吏通判。
摘自《新民晚報》(//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