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8月26日訊】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杜甫《贈花卿》
主流音樂
初唐時期對於文藝方面的豁達兼收,使邊陲少數民族和鄰境諸國的樂器及歌舞藝術空前地大 量傳入中原,以致唐朝歌舞大曲的成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清商樂》、《龜茲樂》和《西涼樂》組成了唐朝音樂的主流。
《清商樂》形成於魏晉之時,是中原漢族的俗樂,它使用傳統的樂器箎、壎、琴、瑟、築、秦琵琶、笙、簫、笛、箏、臥箜篌、編鐘、編磬類。音色優雅舒緩,多為坐伎部在堂上坐著演奏,歌舞者最多四人,技巧細膩。
《西涼樂》源於後涼(公元386~399年),它往往將漢族樂器鐘、磬、笙、箏、臥箜篌與西域樂器豎箜篌、曲項琵琶混合使用,所以《隋書‧音樂志下》稱其「音樂聲調悉與書史不同」,兼有胡樂與漢樂的特點。
《龜茲樂》則來自於前秦時期(公元382年)偏遠的西北邊荒,它在西涼樂器的基礎上增加了篳篥、五弦琵琶、貝、銅鈸、拍板、大鼓等。多為立伎部在堂下站著演奏,歌舞者可多達六十四人至一百八十人,氣勢豪邁雄渾,舞蹈鏗鏘有力,帶來了一種粗獷的震撼人心的藝術風格。
盛唐歌舞大曲
唐代音樂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恢宏壯觀,小曲輕快活潑。大曲中有一部分又稱為法曲, 其起源與宗教有關,所以往往摻雜了道教的音樂在內.
《秦王破陣樂》(也稱《七德》)為太宗所造也,屬武舞。呂才、李百藥、虞世南、褚亮、魏徵等制歌詞。一百二十人披甲持戟而舞,享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興。此曲「雷大 鼓,雜以龜茲之樂,聲振百里,動盪山谷。」
《慶善樂》(也稱《九功》)同為太宗所造也,屬文舞。此曲獨用西涼樂,最為閒雅。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裾襦,戴假髻穿皮靴。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樂也。
《霓裳羽衣》則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法曲。白居易有詩云:「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羽衣舞。」據說在開元年間一個中秋十五的夜晚,道士葉法善邀玄宗同游月宮,聆聽了仙樂《紫雲曲》,玄宗通曉音律,暗中記了下來,回來後親自譜曲並教梨園樂伎彈奏。這就是絕美的《霓裳羽衣曲》的來歷。樂中多絲竹之音,宛轉清雅;舞者身穿翠孔雀上衣與艷似彩虹的裙子,如仙女般出塵飄逸,正像道家的羽化飛升。
風雲人物 <二>
犯顏直諫第一諫官──魏徵
效命太宗 如魚得水
「唐太宗造就了諫官魏徵,魏徵造就了明君唐太宗。」
一朝天子一朝臣,諫官遇上明君方能「諫」。縱說中國有四千年歷史,除唐太宗時代出了一個魏徵,大諫官實為罕見異常。魏徵本為太子李建成的僚屬,而唐太宗卻不計前嫌,任他為諫官,允許直接詢問政事得失。
直諫軍事
有一次,唐太宗鑑於兵源短缺而應宰相封德彝之請求下詣徵用不到參軍年齡的中男入伍。當詔令轉到門下省時,魏徵竟拒詣意而不簽字。太宗大怒,直斥道:「朕意已決,事與汝何干?」
魏徵回道:「竭澤而漁,明年無魚;焚林而獵,明年無獸。中男充軍,租賦雜徭下降,更何況兵不貴多而貴精,毋須湊數。」
唐太宗沉吟半晌,下令停止徵兵之事,還賞魏徵一口金甕。
直諫家事
貞觀八年,長孫皇后替唐太宗找來了一位才貌出眾的女子鄭氏為嬪妃,正要納入宮中,魏徵猛然勸阻,道:「此女子已與陸氏訂有婚約,皇帝不搶民女,勿壞人家好事,願皇上體恤百姓之苦。」
但是,其餘大臣則稱陸鄭之間本無什麼婚約,而陸氏亦上表否定婚約一事。魏徵清楚簡單地說:「陸氏否定此事,是避殺身之禍,不得已才這麼做。」
太宗不願再拖延,乾脆取消納鄭氏為妃之事,以免有誤。
直諫政事
貞觀八年,皇甫德參上書道:「修東宮洛陽,勞民傷財。地租收取過多。婦女喜梳高髻,宮中所化。」太宗怒道:「德參要大唐不役一人,不收斗租,宮人無髮,就心滿意足。」
魏徵諫道:「上書不偏激不能動主人心,狂夫之言,擇善而從。陛下因不再愛聽直言而發怒,沒了以往胸襟。」
太宗轉怒為喜,心情平伏,還陞了皇甫德參為監察御史。
琵琶劍器 各領風騷
在這百花盛開的唐朝,不但涌現了一大批諸如李龜年、曹氏家族、安萬善、董庭蘭、李憑等等名滿天下的音樂演奏大家,還出現了不可勝數的舞蹈表演家。
唐詩中有:「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李頎),「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的千古佳句。可見唐代連邊塞胡女、市井商婦都如此通曉音樂,那演奏大家的技藝是可想而知了。
在眾多的舞蹈表演家當中,最為特殊的一位莫過於名聞遐邇的公孫大娘,其劍器舞的技藝爐火純青,達到「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的境界。
燈耀星漢 舞動四方
大唐民風淳樸,倉廩富足,社會安定,老幼鼓腹謳歌。人民對歌舞活動的喜愛也到了令人驚嘆的地步。每到節日,上至宮廷下至朝野,男男女女手牽著手盤旋進退,邊舞邊唱夜以續日,稱為「踏歌」。單單公元713年上元節那一天,宮中通宵達旦踏歌的宮女就有三千多人;天寶年間唐玄宗更在宮外搭起山棚,架起燈樓高二十餘丈,懸掛燈輪五萬盞,光照方圓百里。人民傾城而出,在火輪燈樹下又唱又跳一連踏歌三日三夜,歡樂之極未之見也。
(香港大紀元特稿)(//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