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鄭和,本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叫馬和、馬三寶,雲南昆陽人。洪武十四年(西元1381年),大將傅友德、藍玉、沐英打下雲南,把剛滿10歲的三寶擄進軍中,後來又送給燕天朱棣,於是三寶就成了燕王府的一個小宦官。
三寶聰明好學,有智謀韜略,又懂兵法,在“靖難”中立了不少戰功。
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明成祖獎賞“靖難”功臣的時候,晉升三寶爲內官監太監(內官監太監是宦官中最高的官職)。
過去說“馬不能登殿”,明成祖親自寫了一個大大的“鄭”字賜給三寶,讓他以鄭爲姓,從此,便叫鄭和了。
有一天,明成祖問大臣袁忠徹:“我想讓三寶率領船隊下西洋訪問各國,你看怎麽樣?”那時候,把現在蘇門答臘以西的整個印度洋都叫“西洋”。就當時的航海技術說來,西洋是海陸險遠的地方。袁忠徹想了想,說:“無論從相貌還是才能,三寶在宦官中都是沒說的,完全可以勝任。”
鄭和是回族,遠祖從西域來到中國,祖父和父親都曾有過航海的經驗,鄭和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裏,懂得了一些進行海外貿易的知識。所以,鄭和確實是完成明成祖聯絡各國、發展海外貿易的最好人選。
鄭和接受了明成祖的特別使命,經過充分準備,各方面都就緒之後,選定吉日,啓程遠航。
西元1405年7月11日,蘇州府劉家港(今江蘇省太倉縣瀏河口)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鄭和告別了歡送的官員和黎民百姓,登上船隊中最大的船隻–寶船,緩緩向東駛去。這只船隊總共有208艘船,光是長44丈、寬18丈的寶船就有62艘,其中有航海技術人員、管理事務人員和翻譯、醫生等。
鄭和此次下西洋,加強了與亞非各國相互間的瞭解,發展了海外貿易。
從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西元1405到1433年),鄭和七次率船隊遠航,28年的航海活動,耗盡了他的心血。宣德八年三月中旬(西元1433年4月上旬),這位偉大的航海家在最後一次航行的歸途中,病死在印度半島的古裏(今印度科澤科德)。
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先後訪問了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岸赤道以南和麻林地(今肯尼亞的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尼亞的蒙巴薩港),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它加強了中國同這些國家的友好關係,促進了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鄭和是打開從中國到東非航道的第一人,他的航行比哥倫布首航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早93年,比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早116年,他在世界航海史上立下了一座豐碑,是世界航海事業的偉大先導者。(//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