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白領的內心獨白
(//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21日訊】今天,在中國注冊的外商獨資,合資企業已經有几十万家,本地雇員也已超過50万。但是,許多外資企業對國內本地人的思維方式,工作能力了解甚少,或者根本不了解。這些跨國企業更愿意出高薪聘用香港,台灣人士擔當公司的重要職位。如此這般,希望在風毛麟角的高級職位中爭得一席之地的中國人,其生存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這部分人是白領們中的精英者,他們走在了外企前沿陣地。他們要面對的不僅是21世紀的不安定,不可測的多變經營環境,同時還要身處來自上司的壓力,來自公司同事和部屬的挑戰,來自公司經營策略的變化……這群人所面對生存的壓力与岌岌可危的態勢決不是努力加苦干就能應付的。因為,每天都會有新的競爭對手在他們身邊不斷涌現。此外,他們所面對得還將是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利潤空間的無限壓縮,而壓力也決非僅僅來自外在的空間,更有自身的自危感受。
高處不胜寒?
相信每位剛從學校畢業踏入外資企業的小白領們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憧憬,有一份穩定而有前途的職業,當然能進入跨國大企業就更好了。通過几年的奮斗和努力后可以得到晉升,几年后能有一間代表身份地位的個人大辦公室。這算得上是一條比較完美的職業發展之路吧。那么,我們來听听那些已經坐在大辦公室的人士是怎么想的吧。
某外資銀行副總經理Shirley對筆者感嘆到:‘每當我和朋友們一同逛街吃飯時,朋友們都會說,‘假如我們花錢時也能象你如此這般瀟洒自在的話,那該有多好‘。而我只能在心中暗嘆道:‘如果真有机會讓你們來做我現在的工作,你們真的會愿意嗎?當我還在公司加班時,很多人都已經在与家人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由于与總公司之間存在的時差關系,當很多人還在睡夢中時,我已經匆匆赶往公司去開電話會議了。每個休息日,當許多朋友自由自在盡情享受時,我還得把工作帶回家來接著做。不在其位,不知其艱辛。一旦身在其位謀其職時,個中滋味也只有自己和家人才能夠理解啊。
Shirley的這個說法代表了滬上高級白領們的普遍心態。某美資移動通訊公司華東區銷售經理鐘先生則用6個字概括了他目前的狀況:高收入、高回報。“每家公司都會核算本公司的成本利潤率,有些公甚至會將每一美元中多少是成本,多少是利潤都計算得清清楚楚得。所謂千算万算,不如老板算得精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希望有五万元的月收入,那么你的產出就必須是遠遠大于五万元才行。如同我們投資某种股票一樣,我們是看到或分析到了某种股票的高成長性,高回報率,是物有所值才會趨利而往。公司的老板付出了他們所認為值得的薪資是希望有十倍,甚至是百倍的收益。”
某著名會計事務所高級經理Angel回顧自己近十年的外企經歷后說了這么一句話:“生存是需要講究技巧的,而晉升更不是象名片上增加一個頭銜那般輕巧”。在談到目前的狀況時,她覺得有种很強烈的高處不胜寒的感覺,“即便你今天能夠拿到60万的年薪和相應的頭銜,那么明天呢?即使不奢望自己年年都能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但是看到后輩們都那么努力,自己略有松懈就可能連目前的位置也難保。但是,關鍵問題是你能永遠保持有充沛的精力和心力嗎?”國際化,你行嗎?
近年來,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潮流席卷全球,對于跨國企業來說世界越來越像一個大型工業園區。如今,你可以通過全球通電話和internet進行全球業務聯系,可以乘飛机去西半球、南半球見客戶,現代化的通訊技術為人們縮短了成為國際人的時空距离。但是,當你真的面臨國際化的挑戰時,你真能和無論白皮膚、黃皮膚還是黑皮膚們很好地溝通嗎?你真的在多元文化團體中感到非常愜意嗎?你的技能足以把你放在世界各地公司的相同崗位上都毫不遜色嗎?站在國際化最前沿的高級白領們,他們是如何感受‘國際化‘這三個字的?
在現今的外企白領階層中,很多人都能用非常規范的英語進行商務文件的起草,交流和談判。但是一旦有一天當你有机會同周圍一群以英語為母語的同事們共餐聊天時,個中的感受想必決不是“食雞肋”這般簡單。
某外資企業財務總監王先生是如此描述他當時的心情的,“有一次總部來了一群查帳的同事,于是就有机會和他們一同共進晚餐。對于吃西餐,我向來就很不适應,西餐講究的繁文縟節很多。也怪我那時吃西餐的經驗少,詞匯也少,對著全英語的西餐菜譜有些不知所措,情急之下亂點了一份五分熟的牛排。吃牛排的感覺如飲毛茹血就暫不談了,最要命的是做為東道主的我除了對付這塊牛排之外,還得絞盡腦汁想聊天的話題。總不能除了談論天气之外還是談論天气吧。真是應驗了這樣一句話:書到用時方恨少。”
吃飯的差异已經是如此的明顯,在工作方式上的彼此間不同的想法有時更是讓高級白領們舉步為艱。某跨國公司部門經理Joe是在外留學近十年的歸國人士。這位通曉國外風情,講起英語比母語還流利的高級經理被問及“國際化,跨國溝通”這樣的問題時,搖著頭說道:“我的美國老板非常感性、沖動,追求業績,他希望天天有錢賺,最好自己所投資的企業當年投產,當年就能收回成本。而作為我們管理者來說,必須得清楚的面對現實,穩字打頭。于是跨國矛盾就這樣產生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在經濟特點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企業老板運用類比法實在有些不盡情理。”
這里不需要夢想
從一名勤雜工做到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士宏的經歷的确具有某些傳奇色彩。她的理想是“要么把中國公司做到國際上去,要么把國際公司做到中國來”。但是吳士宏在微軟之類的外企是肯定實現不了自己的夢想的。
其實,沒有哪家洋老板會為中國白領提供一個成為企業家的机會。雖然他們身處高位,但是頭上卻永遠有個透明的天花板。他們只是“經理”而已,經理的職責是去管理一個現有的企業,經理們不需要遠景,也無從夢想,現成的企業早已制定了企業的遠景。
曾經是某歐洲電訊公司中國區經理的Peter在談起他辭職創業的動机時說道:“每天我的工作就是圍繞管理項目、預算、管理員工和向總部匯報工作,我感覺自己就象在不停地拋球接球,似乎我的職責就是不讓球掉在地上。我不知道有哪些工作是能夠听從自己心中的召喚。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只是年年攀升的收入。我想應該是改變這种狀況的時候了,雖然創業很艱難,但是我可以充分的去實現自己的想法,這种感覺是在我近十年的打工生涯中所無法體會的。”
(人民日報)(//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