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生活時尚

白領們尷尬的35歲–當青春一去不复返

(//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17日訊】眾說紛紜的“35歲現象”,讓都市白領十分敏感。近日,我們來到杭州的一些寫字樓就這一話題与人們進行了交流——

  在杭州曙光路上的一幢寫字樓里,一群西裝革履的白領職員利用午休時間,与我們聊起了這個話題。他們說,如今在不少白領中,有一种說法叫做“35歲現象”。意思是:青春的有效期至35歲截止,一過35歲,就會被打上“timeout”(過期)的印記。

  由年齡而產生的恐慌,在這個年齡段的白領中彌漫開來。42歲的黃女士苦笑著對記者說:“眼看著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都成了我的同事,每天相視而坐,不得不感嘆,自己已經青春不再。說實話,一過35歲,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跟年輕人去‘泡吧’,我插不上嘴;跟他們去逛街,小青年的超前時尚和大手筆花銷,令我目瞪口呆;至于跟他們去舞廳‘蹦的’就更不敢奢望了,一下舞池,我就會雙耳發聾,四肢發軟……而‘團隊精神’一旦失去,漸漸地,他們連吃午飯都不會叫上我。”

  黃女士的苦衷非常普遍。剛滿34歲的柳先生就已經感到了年齡的壓力,他說:“我當初為之自豪的名牌大學的本科文憑,在今天的小青年眼里早已不值錢了。雖然我的英語在同齡人里還算不錯,但突然之間冒出來的層出不窮的新名詞讓我應接不暇。比如,我仍在一板一眼地用三個字母表示‘you’,他們早用一個字母‘u’了;更不用說電腦,我還得倒過來叫他們老師。一提到30多歲人的工作經驗,他們會用硅谷白領的話來反駁:‘今天的技術只能今天教,而不是3年前教的。經驗于某些行業沒有多大意義,它只能證明你的技能已經落伍了,哪怕你只有25歲,哪怕你离開大學只有4年,你所掌握的技能也已經落后了4年。’”

  35歲的胡先生是一家外資企業的部門經理。他說,自己雖然算得上是企業的“台柱子”,但仍然擔心會被淘汰。新進來的年輕人學歷不比自己低,腦子活絡,英文特棒,企業會把他們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不出几年就能赶上自己。在外企工作,總是讓人恐懼前程的無法預測。35歲,即便工作不順心,誰還敢跳槽?有本事的年輕人可以對企業不在乎,但一到35歲,就會對企業產生依戀,甚至對老板察言觀色,害怕有一天老板會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离開。

  才工作兩年的28歲的陳小姐也不無懮慮地說,上初中時,她的一位英語老師一再對學生說:“前30年將錢買藝,后30年將藝賣錢。”言外之意,一個人在30歲之前是學習知識和積累經驗的階段。30歲以后,才真正談得上實現人生的自我价值,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收回“學習成本”,并有所“盈余”。可是現在不少人剛剛學有所成,就被打入“另冊”,好不尷尬和無奈。

  35歲,為何成為人們心里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業內人士認為,這与當今的求職現狀有關。在全國各地,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無論應聘者職位高低、學歷和工作經驗如何,都把35歲作為最高限定年齡,有的甚至把年齡控制在25歲以下。于是,一些年齡稍大的求職者只能望“門”興嘆。業內人士表示,這种現象雖然是人力資源供過于求的一种反映,但對于用人單位而言,科學合理的設置應該是從業人員的多元化。況且有一定年紀的人,會有經驗可以借鑒,其家庭生活比較穩定,也更具有責任心。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外資公司蜂擁而來,他們需要大量的對我國本土市場比較了解的專業人士,因此,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人就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也是剛跨出校門的學生所無法比擬的。同時,我國的人才市場也會不斷地趨向理性和成熟,企業會對穩重踏實又精于業務的中年人才加以器重。

  怎樣看待“35歲”現象?一項調查顯示,60%的人抱有恐慌的心理,并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己今后的就業;30%的人較為坦然,認為一切順其自然,自己該怎樣就怎樣,不必被年齡所左右而自尋煩惱;只有10%的人表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35歲正值人生的黃金階段,無論是身體狀況、知識結构還是工作經驗,都處于鼎盛時期,決不會是身价大跌,成了“明日黃花”。相反,成功的企業一定會想方設法讓這部分人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

  有關專家對此表示看法說,世界衛生組織給“青年”下的定義是45歲以下,46歲至59歲是年富力強的“中年”。相比之下,35歲的“小青年”大可不必懮心忡忡。當然,立足要有本事,35歲年齡段的人最容易引發自我矛盾,在他們身上不斷有新思潮和傳統觀念的互相撞擊,如果他們長時間不能在企業里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就會隨波逐流,迷失方向。若要改變這种現狀,這個群體的人應該努力提高自我形象,不斷充電,不斷創新,不斷開拓,不斷給企業創造效益。這樣的人才,任何企業都會求之不得

(文學城www.wenxuecity.com)(//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