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北美新聞

布什總統就中東局勢發表講話全文

(//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5日訊】布什總統4月4日在白宮就中東局勢發表講話,并宣布派遣鮑威爾國務卿下星期前往中東,為結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日益升級的暴力局勢和奠定政治對話基礎做出努力。圖為4月4日布什(右)講話中表示將派鮑爾(左)前往中東調停(法新社)。以下是布什總統講話全文:

(全文開始)

總統就中東局勢在白宮玫瑰園發表講話

東部標准時間上午11時

總統:各位好。在一個星期的時間內,中東局勢急劇惡化。上星期三,我的特使安東尼楓z尼向我匯報說,已接近于達成一項停火協議,這原本可以使很多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幸免于難。

然而,那個希望破滅了:一名恐怖主義分子攻擊了在內坦亞一家旅館的無辜男女平民,造成很多人死亡,使恐怖傷亡愈加慘重。

在此后的日子里,全世界都以日益焦慮的心情注視著爆炸和掩埋尸體的恐怖景像和坦克占据街巷的嚴酷畫面。全世界的人們都在為喪生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感到悲哀。

當一名18歲的巴勒斯坦姑娘被誘導將自己炸死,而同時也炸死一名17歲的以色列少女時,未來 ─ 巴勒斯坦人民的未來和以色列人民的未來 ─ 也在走向死亡。我們為死者哀悼,我們為和平的希望所遭受的創傷、為以色列的希望和以色列人民對有一個与其鄰國和平相處的猶太國家的渴望、以及為巴勒斯坦人民建立自己獨立國家的希望所遭受的創傷感到痛心。

必須制止恐怖。任何國家都無法同恐怖主義分子進行談判。同把死亡作為唯一目標的人無法實現和平。

目前這一時刻可以成為給中東帶來希望的時刻。由沙特阿拉伯王儲阿卜杜拉提出并得到阿拉伯國家聯盟支持的倡議使一些阿拉伯國家從未這樣接近承認以色列生存的權利。美國正式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建立巴勒斯坦國家的正當愿望。

以色列認識到建立巴勒斯坦國的目標。公正解決方案的綱領是明确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作為兩個國家和平安全地相鄰共存。

現在可以是一個有希望的時刻。但它需要領導才能,而不是恐怖。自9月11日以來,我表達了這樣的信息:每個人都要做出抉擇;你不是站在文明世界一邊,就是站在恐怖主義分子一邊。中東所有人也必須做出抉擇,必須果斷地用言語和行動反對恐怖主義行徑。

巴勒斯坦權力机构主席未能始終如一地反對或抵制恐怖主義分子。在奧斯陸和其它場合,阿拉法特主席聲明放棄以恐怖作為實現其事業的手段,他同意控制恐怖行動。他仍沒有這樣做。

他今天的處境在很大程度上是自食其果。他失去了机遇,從而辜負了他本應引導的人民的希望。鑒于他的失職,以色列政府感到必須對殺害其公民的恐怖分子网絡給予打擊。

但是,以色列必須懂得,它對最近的攻擊事件所作的這种反應只是一种臨時性措施。所有各方都有自己的責任。各方都應為自己的人民而采取行動。

我們都清楚,今天的局面有可能加深由來以久的仇恨,損害与任何和平的希望息息相連的重要關系。我呼吁巴勒斯坦人民、巴勒斯坦權力机构和阿拉伯世界的朋友們同我們一起向恐怖主義分子發出這樣一個明确的信息:炸死自己無助于巴勒斯坦的事業。相反,自殺爆炸行動很可能毀掉建立巴勒斯坦國的最佳和唯一希望。

所有國家都必須遵守自己在聯合國投票時所作的承諾,積極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哪個國家都不能選擇恐怖主義分子做朋友。我呼吁巴勒斯坦權力机构和中東地區各國政府竭盡全力制止恐怖主義活動,阻斷恐怖主義分子的資金來源,停止在國有媒體上炫耀恐怖,煽動暴力或對自殺性爆炸手說他們是殉教烈士。這些人不是烈士。他們是殺人凶手。他們損害巴勒斯坦人民的事業。

像伊拉克那樣獎勵父母犧牲自己子女的政府是在進行最為卑劣的唆使殺人犯罪。所有關心巴勒斯坦人民的人都應同聲譴責并反對阿克薩、真主党、哈馬斯、伊斯蘭圣戰者之類的組織以及所有反對和平進程,力圖摧毀以色列的組織。

阿拉伯國家聯盟最近對阿卜杜拉王儲的和平倡議所給予的支持帶來希望,因為這項倡議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這使人們對阿拉伯國家將以持續和建設性的方式參与謀求和平產生希望。這一倡議發揚了從薩達特總統和侯賽因國王開始、為穆巴拉克總統和阿卜杜拉國王所繼承的高瞻遠矚的領袖傳統。

現在,其它阿拉伯國家必須順時應勢,接受以色列為國家和鄰國。同以色列和平共處是新的巴勒斯坦國繁榮、成功的唯一途徑。巴勒斯坦人民應當得到實現和平和改善生活的机會。他們需要讓离他們最近的鄰國以色列成為他們的經濟夥伴,而不是死敵。他們應當有一個尊重人權的政府,一個集中力量解決他們的需求 ─ 教育和醫療保健 ─ 而不去煽動他們的忿恨情緒的政府。

阿拉伯國家只保衛巴勒斯坦事業是不夠的。它們還必須通過尋求和平、抗擊恐怖和促進發展來真正地幫助巴勒斯坦人民。

以色列要為自己作出艱難的選擇。以色列政府支持建立一個不庇護恐怖主義的巴勒斯坦國。而以色列也必須認識到,這樣的一個國家需要有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生存能力。

根据米切爾計划,以色列在被占領土修建定居點的活動必須停止,還必須根据聯合國第242和338號決議結束占領,撤回到安全的、得到承認的邊境線內。這一解決方式最終應成為以色列和敘利亞以及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間的協議的基礎。

以色列還應表現出尊重,尊重并關心將成為他們的鄰居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尊嚴。必須將恐怖主義分子和謀生養家的普通巴勒斯坦人區分開來。

以色列政府應在檢查站和邊境口岸以同情態度行事,讓無辜的巴勒斯坦人不再每天受到羞辱。以色列應立即采取行動,放松關閉,允許和平百姓恢复工作。

以色列正面臨著一個重大而嚴峻的挑戰。七天來,它采取行動以鏟除恐怖主義巢穴。美國承認以色列有保衛自己、防范恐怖的權利。但為了給未來的和平奠定基礎,我要求以色列停止對巴勒斯坦控制區的進犯,并開始撤出它最近占領的那些城市。

我是作為以色列的一個忠實朋友講這些話的。我這么說是出于對其長期安全的考慮,而只有真正的和平才能帶來這种安全。在以色列作出讓步的同時,負責任的巴勒斯坦領導人和以色列的阿拉伯鄰國必須站出來向世界顯示他們确實支持和平。選擇將由他們作出,責任將落在他們肩上。

全世界期待著立即實現停火,立即恢复同以色列的反恐怖主義安全合作,立即下令鎮壓恐怖主義网絡。我希望看到更有力的領導,我期待實效。

這是中東和平的几個因素。現在,我們必須開辟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几十年的痛苦經歷帶來一個深刻的教訓:若各國只強調它們的不滿而忽視它們的机會,就不可能取得進展。暴力風潮不能再繼續;該适可而止了。

至于那些企圖借當前的危机擴大沖突的人,你們要靠邊站。伊朗運送武器并支持恐怖的行徑助長了中東沖突。這必須停止。敘利亞已公開譴責”基地”組織。我們希望它也采取行動反對哈馬斯和真主党。現在是伊朗注重滿足伊朗人民對自由的渴望的時候了,也是敘利亞決定在反恐怖之戰中站在哪一邊的時候了。

世界正處在一個關鍵時刻。這一沖突可能擴大,也可能成為一個我們可以抓住的机會。因此,我決定派國務卿于下星期前往該地區,為我今天闡述的构想尋求廣泛的國際支持。作為這一進程的步驟之一,他將努力落實聯合國第1402號決議、立即實現有意義的停火、制止恐怖、暴力和煽動行徑;讓以色列軍隊撤出包括拉馬拉在內的巴勒斯坦城市;實施雙方都已同意的、將促成政治解決的特尼特和米切爾計划。

我不抱幻想。我們對前面問題的艱難程度不抱任何幻想。但我國的決心是堅定的。美國致力于結束這場沖突并開始一個和平時代。

我們知道這是可能的,因為我們在有生之年看到過人人都認為不會結束的沖突得到了制止。我們看到過不共戴天的仇敵消除了長年的對抗和怨恨。美國自己也把過去的對手視為摯友,如德國、日本,現在還有俄羅斯。

沖突并非不可避免。互不信任并非要一成不變。如果我們掙脫舊模式和宿怨的束縛,和平就將成為可能。籠罩圣地的暴力和悲痛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劇之一。中東常常被世界的政治和經濟發展所遺忘。這是這個地區的歷史。但這不一定,而且一定不能成為這個地區的歸宿。

中東能夠譜寫貿易、發展和民主的新篇章。我們隨時准備提供幫助。而這一進展只能在和平的環境中實現。美國將努力讓亞伯拉罕的所有子孫都知道和平的好處。

非常感謝你們。

東部標准時間上午11時18分結束

(完)

原載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之〈美國參考〉(//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布什呼吁以色列撤軍巴勒斯坦停止自殺攻擊 (4/5/2002)    
  • 鮑威爾出訪中東斡旋和平 (4/5/2002)    
  • 美中東政策可能更加靈活 (4/4/2002)    
  • 美國愿同北韓恢复談判 (4/4/2002)    
  • 布什重申支持巴勒斯坦人建國 (4/4/2002)    
  • 美國下週起海外使館不製發護照改由國內製作 (4/3/2002)    
  • 以巴局勢惡化布什總統面臨更大壓力 (4/3/2002)    
  • 讀者來信:「蠢」得可悲的「總工程師」 (4/3/2002)    
  • 布什總統再次呼吁阿拉法特制止對以色列的恐怖主義襲擊 (4/3/2002)    
  • 布什促實施美國提出的中東和平計划 (4/3/2002)    
  • 布什譴責在以色列發生的自殺性爆炸事件 (4/2/2002)    
  • 布什說自殺襲擊是恐怖行為 (4/2/2002)    
  • 白宮复活節万人滾雞蛋 布什和孩子聊天 (4/2/2002)    
  • 布什再向阿拉法特發出呼吁 (4/2/2002)    
  • 布什敦促阿拉法特結束自殺攻擊 (4/2/2002)    
  • 中東暴力升級 美國議員呼吁布什總統親自介入 (4/2/2002)    
  • 美國政治捐款新立法“為世界豎立榜樣” (4/1/2002)    
  • 布什廣播講話慰問9.11恐怖襲擊受害者 (3/31/2002)    
  • 复活節布什談信仰 深信:邪不胜正 (3/3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