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挪用慈善捐款暴露誠信危機

人氣 9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17日訊】希望工程捐款違規投資,引起各方對基青會誠信質疑。市場化過程應加強監管和透明度。

最新一期亞洲周刊報道﹐近期海內外傳媒連續披露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簡稱青基會)挪用希望工程捐款違規投資,招致重大損失,在華人社會已引起廣泛關注,甚至成為今年北京「兩會」代表的話題,而中共黨報《人民日報》也刊登評論文章,對青基會缺乏誠信方式解決問題的態度繼續提出質疑。

慈善捐款的運用和管理,在大陸仍屬於政府行為範疇,維護政府聲譽和誠信尤為重要。人們注意到,相關的報道評論焦點,均投射在慈善捐助款的有效監管及青基會拿不出實質性數據之上。在真相尚未大白之前,我們還難於作出是非論斷,但根據新華社的報道,浙江省某位企業家連年向希望工程捐款,是該省捐助希望工程的「狀元」。不過,在去年再度捐款同時,這位慈善家為了避免捐款被濫用,僱請專人為其監管捐助款項落實,加上近年來逐步披露的慈善捐款缺乏嚴格監管機制及個別慈善部門缺乏足夠誠信,以至於難於取信民眾的現象,足以對海內外華人造成強烈的震撼。

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經濟持續迅速成長的際遇,但在快步邁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資本原始積累的急功近利與貪婪應運而生,各種形式的作假現象層出不窮,社會信用蕩然更是令人擔憂。形形色色的作假和缺乏誠信的現象,不僅存在於商業、金融、消費等領域,政治社會存在的信用問題,似乎開始受到屢禁不止的病毒侵襲,政府信譽危機現象亦開始出現,諸如慈善捐款管理缺乏監管機制、缺少運作的透明度,無法取得公眾的基本信任,甚至發生欺上瞞下,掩蓋真相的行為,就是典型事例。我們認為,一般社會成員的信譽危機,未必會給社會造成致命傷害﹔希望工程獲得海內外華人的普遍熱烈反映,說明這個扶助貧困失學孩童的慈善事業,本身就是凝聚海內外中國人愛心的指標,但當希望工程捐款缺乏必要監管及款項用非所適、招致損失的內幕一經披露之後,人們不免會耽心,這究竟只是一個個案,還是政府信譽危機現象的冰山一角﹖

缺乏有效監管機制的慈善捐助款項,本質上就是滋長貪婪和揮霍的溫床。就希望工程捐助款項使用的監管而言,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的當務之急是努力減少捐助環節,加強捐款監管力度,但從近年來在中國社會發生的諸多誠信破產,信譽危機的現象來看,社會誠信以及政府信譽的建設與加固,仍是步履艱辛,任重道遠。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專家談希望工程捐款濫用 (4/16/2002)    
  • 沈陽參加公益演出 周迅:我唱歌与玩儿票無關 (4/13/2002)    
  • 劉安:《南方周末》兩個版本一堆謎團 (4/11/2002)    
  • 九鼎茶居:希望工程還是”失望工程”? (4/11/2002)    
  • 【紀元專欄】胡平: 從“希望工程”弊案談起 (4/10/2002)    
  • 許志林:希望工程的醜聞說明了什麼? (4/5/2002)    
  • 金融時報:江澤民李鵬或借希望工程打擊胡錦濤 (4/2/2002)    
  • “希望工程”:政府無能、國民丟臉的詞 (4/1/2002)    
  • 中共黨報對青基會挪用希望工程款說明不滿 (3/31/2002)    
  • 黃鶴雲:我們只有感到絕望 (3/31/2002)    
  • [保護記者委員會]批評中國壓制新聞自由 (3/28/2002)    
  • 中國希望工程黑幕揭密 (3/27/2002)    
  • 【紀元專欄】林保華﹕希望工程丑聞再逼中共表演一番 (3/25/2002)    
  • 【紀元特稿】張耀傑:我所瞭解的“希望工程-護花活動” (3/24/2002)    
  • 張偉國: 到底是援助還是壓迫”弱勢群體”? (3/24/2002)    
  • 《南方周末》揭希望工程醜聞遭查封的原版文章 (3/23/2002)    
  • 《南方周末》揭露希望工程弊案遭封存 (3/22/2002)    
  • 希望工程案舉報者遭恐嚇 (3/22/2002)    
  • 民政部承認無法律監管慈善捐款 (3/20/2002)
  • 相關新聞
    民政部承認無法律監管慈善捐款
    希望工程案舉報者遭恐嚇
    《南方周末》揭露希望工程弊案遭封存
    《南方周末》揭希望工程醜聞遭查封的原版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