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大陸新聞

回歸五年香港政經社會面臨變革

【大紀元12月27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二零零二年是香港頗為不尋常的一年,年內香港紀念了主權轉移五週年;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民主派人士一致批評的「小圈子」選舉中當選連任,七月一日宣誓就職;政經上也開始進行較大的改革。

董建華連任後,在政治上大刀闊斧引進政務高官的﹁問責制﹂。有人認為,這是香港行政體制走向另一個方向的分水嶺。

香港主權轉移的頭五年,沿用了前港英政府的行政體制,分別由政務司、財政司和律政司統領十八餘萬公務員,其中以政務司的權力最大,被視為所有公務員之首,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

三位司長下設立各局和處,分管決策及具體事務。三位司長和各局長所負責的是決策事務,類似西方政黨政治中的部長。但不同的是,他們為終生合約公務員,除非犯了刑事罪,否則,即使政策出錯,也不必引咎辭職。

香港回歸後,由於社會上接連發生不少重大事件,以致一些政黨和輿論質疑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所率領的高層公務員是否與董建華能配合;輿論也覺得終生合約制令高官有權無責。

為此,董建華在連任後,隨即實施被視為類似西方部長制的問責制,重點是把三位司長和十餘位局長由終生任命改為合約聘用,任期與行政長官一致;不願意改變聘任制的局長,就要改任為各局的常任秘書長,退居次位,但仍保為終生公務員。

實行問責制後,外界都期待新領導班子能夠找到解救香港經濟窘局的良方。但良方還沒有找到前,部分問責官員卻開始面對各種衝擊,其中最讓人矚目的是「仙股」事件。

今年七月二十五日,高度獨立運作、管理股票交易的香港交易所為了提升上市公司質素,有意推行除牌機制,把營運不良的公司從股市中剔除。在一份諮詢文件中,港交所建議股價在港幣五角或以下的股票,一律從交易所中除去。建議出爐後,造成人心惶惶,股民翌日紛紛拋售手上的低價股,造成一場不小的股災。

港交所提出建議之時,市場近八百家上市公司中,就有三百八十家的股價在五角以下。

在這次小型股災中,不但上市公司受害,散戶也損失慘重,結果民怨沸騰。事件促使立法會召開特別聆訊,行政長官也委任小組調查事件。

雖然小組稍後發表的調查報告把矛頭指向港交所行政總裁鄺其志,但在整個過程中,一些議員和輿論對新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的表現相當不滿,認為他缺乏問責精神;馬時亨最後被?馬韝蓿}道歉。

除了馬時亨外,知名度頗高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及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近日也都先後因為公共交通工具費用過高及大專院校的合併問題遭受外界質疑。

一些評論認為,上述問題在在顯示,特區政府引進問責制後,並非就可以安枕無憂;相反的,市民可能對他們的要求更高,以致政府承受的壓力更大。

至於董建華本人,也承受很大的壓力,主要是香港經濟自一九九八年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衝擊後,至今沒有好轉,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七,不少中產階層因房地產或股市重挫而成為「負資產」,怨氣沖天。

在民主和人權問題上與董建華不和的民主黨及其他激進組織,每天都批評董建華解決經濟不力。

此外,當局為了解決財政赤字,已透過一次立法削減公務員的薪酬,並於十月實施。雖然一般公務員遭削減的幅度僅在百分之一點五八至一點六四之間,遠遠低於民營企業員工的減薪幅度,但政府此舉已招致各公務員團體不滿,紛紛上街遊行,令董建華與公務員之間的關係受到考驗。

輿論普遍認為,十八餘萬公務員是穩定香港的基石,一旦軍心不穩,對香港絕無好處。

在零二年尚有兩個月就要結束前,香港又爆發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激辯。

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界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

香港當局經過五年的審慎思考後,於九月底宣布將依據第二十三條進行立法。

雖然當局解釋必須依據基本法立法,且保護國家領土完整為人人必盡的責任,但社會的反對聲浪卻不少。除了民主派外,政治立場鮮明、批評中共及董建華最烈的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也挺身反對。

最近民主黨主席李柱銘也親自到美國向有關人士反映對第二十三條立法的憂慮。

此外,新聞組織也憂慮立法會影響新聞和言論自由。

特區政府已就立法事宜發表了諮詢文件,預訂明年初就把條文提交立法會審議,屆時恐怕又會引起更大爭辯,令社會陷入另一次「意見分裂」中。

回顧過往一年,一些學者指出,社會上因為各種政經問題而與特區政府處於對抗爭辯的勢力愈來愈多,當中包括民主派、天主教會和公務員,這些組織代表了社會廣大的中堅力量,對政府的管治威信構成一定壓力。

事實上,根據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布的十月份調查,不滿特區政府表現的受訪民眾高達百分之五十二點三,滿意的只有百分之十二點三;董建華的評分也只有四十八點七分,未能超越五十分的及格水平。

一些分析家相信,未來只要經濟好轉,社會上對政府的不滿聲音就會減少;但政府與民主派和天主教之間能否減少摩擦,恐怕仍有待觀察,因為它們彼此間的不和還涉及背後的政治價值觀,諸如對中共現行政制和人權的看法,以及從香港殖民時代延伸至今的一些政治分歧。(//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