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電子書:天災的譴告(三十)暴政招致天災

正見網《人與環境》編輯組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縱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君明,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遇昏君,則民不潦生,天災人禍不斷。

夏朝末年的桀和商朝末年的紂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亡國前也是有山崩川竭的徵兆的。史書記載,夏朝末年發生了3次大地震:“帝發七年陟,泰山震。”“不得簾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地震,伊、洛竭。”“帝癸三十年,瞿山崩。”帝發七年(約公元前1627─公元前1615)的那次地震,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記錄的地震。《東周列國誌》上說的“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就是指這件事。

武王伐紂建立西周後,九傳至厲王,厲王暴虐無道,為國人所殺,宣王即位,其後傳位給周幽王。歷史上對幽王最有名的記載就是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幽王整日耽於歌舞聲色,不理朝政,令左右到處搜求美女。幽王即位後不久,涇、河、洛三川同時地震。這三條河發源地都是岐山,也就是周武王起兵的地方,實際上就是上天對幽王示警。幽王全然不理,寵信三個佞臣,日逐享樂,結果十年後,犬戎入侵,西周遂亡。

商朝時祖己對武丁帝說:“上天監察下民是著眼於他們的道義。上天賜給人的壽運有長短,並不是上天有意使人的壽運夭折,有人不遵循道德,不承認罪惡,等到上天降下命令糾正他的德行了,他才想起來說‘怎麼辦’。”武丁的子孫,武乙帝暴虐無道,侮辱天神,製作一個皮革的囊袋,裡面盛滿血,仰天射它,說是“射天”。作惡多端的武乙在一次打獵中終被雷擊斃。

周幽王二年,都城和附近的涇水、渭水、洛水三條河的地區都發生了地震,水源被阻塞。此後,西周還出現了一些異常氣候和現象。《竹書紀年》載:“三年冬,大震電。四年夏六月,隕霜。”這裡所記述的實際上是一種冬暖夏寒的異常氣候。冬暖則害虫多,夏寒則傷莊稼。這些暖冬夏雪的異象都是對亡國之君的警告。伯陽甫說:“周快要滅亡啦。從前,伊水、洛水乾涸夏朝就滅亡,黃河枯竭商朝滅亡了。”並預言不會超過十年西周將亡。結果幽王被犬戎所殺,西周果然滅亡。

秦始皇的非常暴虐無道。公元前213年,也即他發動焚書坑儒的那一年,神州大地煙塵蔽日,火光衝天。據歷史記載,那個夏天也是秦朝有史以來最熱的。就在同年初冬,咸陽以東八百里的東郡飛來一塊黑色大隕石,上有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可憐秦始皇東征西伐,不可一世,到頭來落得個暴卒征途,屍首運回國都時已臭氣薰天。秦始皇雖誇言其天下萬世不竭,哪曾想短命王朝卻轟然二世而亡。

東漢末年的恆帝與靈帝都十分昏庸。桓帝禁錮善類,崇信宦官。靈帝只知道吃喝玩樂,庫房裡的錢不夠用了,就在西園開了個特別的鋪子。有錢的人可以公開到這裡來買官職和爵位。他們在鴻都門外張貼榜文,標出了買官的價格。買個郡太守定價二千萬,買個縣令定價四百萬;一時付不出錢的可以暫時賒欠,等到上任後加倍付款,結果搞得民不聊生。《三國演義》開篇就說到“建寧(靈帝年號)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樑上飛將下來,蟠於椅上。……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捲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雞化雄。六月朔,黑氣十余丈,飛入溫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現於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種種不祥,非止一端。”

北宋奸臣童貫當權,雙手沾滿了人民的鮮血,宣和四年五月,當他統帥三軍北伐征遼,將士集結雄州時,突然狂風大作,折斷帥旗,同時發生地震。童貫不顧天的警告,一意孤行,導致全軍覆沒,童貫被送上了審判台。北宋從此也一厥不振。

所有的末朝亂世除了伴隨大量的天象巨變外,也無一例外地給人間社會帶來巨大災難,例如大規模的民眾逃亡,殺戮戰爭,毀滅掠奪等等,其慘狀無不令後人觸目驚心,筆墨難以形容。

在十年“文革”期間更是頻頻出現的奇異天災。正如我們前面已經討論過的,半個世紀以來八次震級最高,破壞力最大的地震恰好發生於文革期間,並且其中第一次和最後一次發生於十年文革的首尾兩年。其中1976年唐山大地震為世界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地震。中國官方事後公布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海外有估計死亡人數更高達30萬至60萬人之間。 在“文革”即將結束的的1976年還有一件不太為人知的天災。在1976年3月8日下午,一次世界歷史上罕見的隕石雨降落在中國東北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方圓五百平方公里的地域內。當時就收集到較大隕石一百三十八塊,總重二千六百一十六公斤。其中三塊大的重量都超過了100公斤,最大的一塊為1775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石隕石。吉林隕石雨降落時,鋪天蓋地,呼嘯之聲幾百里以外亦清晰可聞。落地的巨響和震波震碎了無數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場面之宏大,威力之猛烈,猶如核爆炸一般。

(待續)

──轉自《正見網》(//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