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彤:呼籲北京改革歧視性戶籍制度

鮑彤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11月8日訊】 最近的報紙有這樣一條標題:“北京改革城鄉戶籍制度”。應該是條好消息。細讀內容,涉及的對象極其有限,只限於持有北京市農業戶口並且同時具備其它條件的人,才有可能轉為北京城鎮常住戶口。對佔壓倒多數的、從外地到北京來打工的農村居民來說,仍然沒有絲毫鬆動的跡象。

北京的戶籍制度改了嗎?沒有改。作為戶籍制度,依然如故,原封不動地保留著“本市城鎮戶口”、“本市農業戶口”、“外地農業戶口”這些歧視性的差別。這種歧視性的差別決定了一個公民與生俱來的就學、就業、生存、生活的基本條件,把中國公民從呱呱墜地起就劃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公民。這種制度,顯然違反了中國憲法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規定。

這種歧視性的戶籍制度決不是中國曆史上最好的紀錄。它比國民黨的戶籍制度落後,比北洋軍閥時期的戶籍制度落後。毛澤東在北洋軍閥體制下,尚且能夠從韶山鄉下自由跑到長沙城裡讀書而不受歧視,又能自由跑到北京大學圖書館做事而不受歧視,可見當時的中國社會就已經具備了人口流動的條件,當時的中國人就已經擁有遷徙的自由。

現在有人說,今天的中國不具備人口流動的條件,今天的中國人不應該有遷徙的自由,今天的中國才是民主和法制的最好時期,聽到這種花言巧語,恐怕連早已僵化了的毛澤東也會笑掉大牙。

戶籍制度是歧視性的還是一視同仁的,這才是制度問題。把歧視性改為非歧視性,這才叫改革。至於允許什麼人能夠得到什麼戶口,那是細節上的鬆動,不配叫制度上的“改革”。

近來歧視性的戶籍制度已成為過街老鼠,眾矢之的。北京市不遲不早,偏在十六大即將召開的時候發布戶籍制度改革的消息,用心良苦,顯然有為黨分憂的意思。我想,對北京市也不妨給它一點鼓勵,因為鬆動雖然離改革很遠,畢竟也是一種進步,比毫無進步好。這件事情證明,輿論壓力是有用處的。要想本改革戶籍制度,必須繼續保持和加大輿論壓力。否則的話,連憲法都會等於廢紙。

原載VOA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後備軍人教育點閱召集今年恢復舉辦
網路申報綜所稅證明文件應在明天前送國稅局
花蓮縣政府為縣內行道樹掛上專屬的身份證
張博雅參選高市長 陳田錨可能擔任競選總部主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