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拒與中共簽署新公報 美中關係維持現有架構不變
(//www.tvsmo.com)
【大紀元1月4日訊】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二日表示,美國與中共的關係維持現有架構不變,意即在「三個公報」外,不會有所謂的「第四公報」。包潤石強調,美國期盼與北京發展「三C」關係—candid、constructive、cooperative(坦誠、建設性、合作),並繼續拓展雙方合作與共同利益領域。
據中央日報報導, 美國前任主管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郝爾布魯克二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專文主張,美國與中共的雙邊關係已隨著反恐合作進入新的階段,兩國應簽署第四份聯合公報,以因應新的議題,並依據新的現實主義更新兩國的關係。此言論立即引發各界關注。
包潤石在例行簡報中答覆詢問時說,在亞洲地區,美國跟中共和其他政府均有重要關係,並還存有許多重要的條約關係。美國期盼與北京建立坦誠、建設性、合作的關係,在處理彼此歧見的同時,繼續拓展雙方合作與共同利益領域-如在共同反恐方面。他說:「坦白說,我們認為目前的關係架構足以達到這些目標,未來我們將繼續採行此一架構。」
當記者追問除了三個公報外,是否在不久的將來會與北京簽署新的第四公報,包潤石重申,現有的架構已經足以讓美國達到目標,美國「目前將繼續沿用」。
(中央社.華盛頓訊)郝爾布魯克有關與中共簽署第四聯合公報的主張,在公開提出當天便遭國務院謝絕。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的口氣委婉,但多位熟悉布希政府政策走向的人士則直言此議不可能實現。
在老布希政府時代擔任駐北京大使的李潔明說,郝爾布魯克這個構想是「老舊而且過時的」。
鑒於郝爾布魯克是在華盛頓郵報輿論版發表的文章中公開此一構想,李潔明也已投書郵報,對郝爾布魯克的論點加以駁斥。
事實上,郝爾布魯克幾周前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的一次閉門討論中,便提出這個主張,當時曾遭到喬治城大學教授唐耐心等好幾位中國問題專家的質疑。
唐耐心當時向郝爾布魯克表示,簽署第四份聯合公報不是個好主意,布希政府也不可能願意跟中共談這件事。
有趣的是,郝爾布魯克當時說,他曾向中共方面提起這個構想,對方顯得「很熱中」,他不了解這次閉門討論的其他人為何沒有同感。
唐耐心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問題很大的成分要看布希政府如何看待這樣的主張,而她認為,郝爾布魯克主張的真正關鍵在於臺海情勢,因為在北京眼中,這是美國與中共關係的問題所在。
她說,布希政府甚至不願重申柯林頓政府的對臺「三不」聲明,怎麼可能願跟中共簽署另一份公報?
她並說,如果華府跟中共開始討論簽署第四公報,北京會發現他們最想要的東西,正是華府最不願提供的。她看不出來這樣註定要失敗的談判對華府與北京的關係有何益處。
民主黨籍的柯林頓政府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主管官員蘇葆立也說,如果有簽署第四公報的好時機,這個時機「已經來了又走了」,再提此議是「不切實際」。
他認為,如果展開談判,過程將會極為漫長,而最後的結果又可能不是中共所要的,同時還會在臺灣引起各種警報,因此他認為這個構想會被「三振、六振甚至九振出局」。
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的官方說法是,以三公報為基礎的現有架構已經足以讓美國達到在美中(共)關係上希望達到的目標,美國「目前將繼續沿用」。他未評論臺灣可能的關切,但臺灣預料將動員在華府的一切關係,反對美國與中共簽署另一份提到臺灣前途的文件。
唐耐心相信,臺灣經過徹底民主化之後,在華府的發言分量已不是過去三份公報簽署時可以比擬,對布希政府尤其如此。
過去三份公報分別簽署於一九七二年、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二年,其中第三份通稱為「八一七公報」,主要目的是對美國對臺軍售設定限制,但北京認為華府近年未遵守這份公報,而且臺灣逐漸背離統一的立場,因此希望與美國針對軍售和華府認同中國統一的立場再簽署新的公報。
南韓中央日報昨天消息指出,美國小布希政府正在擔憂,面臨中共導彈威脅的臺灣,除了維持與中共之間的戰鬥力均衡,很可能從印度購置核武器。
南韓中央日報昨天在報導引用香港日刊明報指出,自從有報導說臺灣和印度正在秘密加強情報交換以及人員交流等軍事合作後,美國正在擔憂臺灣很可能從印度購置核武器。
消息又說,由於印度邊界與大陸西藏自治區相接壤,而且西藏流亡政府也在印度,使印度和中國大陸之間的糾紛持續至今。所以在夾攻戰略上,印度可以起到就像埋伏在中國大陸後方的伏兵一樣的作用。(//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