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在長江兩岸山體上“135”、“175”水位線標志隨處可見,令人頓覺時間的緊迫感。時間緊迫——這是參與三峽文物搶救保護的專家們的共識,他們用“搶救文物”四個字來表達他們的迫切心情。他們說,他們是在用幾年的時間來完成別人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完成的事情。按照三峽工程的總體進度要求,到2003年,庫區水深將達到135米,2006年達到155米,2009年達到175米,到2003年時三峽庫區將有一半以上被淹沒,到2009年則大部分被淹沒,文物的搶救和保護工作迫在眉睫,如果不能按規劃進度完成文物的搶救保護工作,三峽文物將永無重見天日的可能。
三峽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建設工程,配合三峽工程進行的文物保護工作是建國以來一項巨大的文物保護系統工程,這項工程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三峽工程建設的形象,是衡量三峽工程是否是文明工程的重要標志。三峽庫區1074處文物點納入保護規劃,其中重慶庫區文物點為752處,湖北庫區322處。庫區的文物保護現在已經進入緊鑼密鼓的搶救和修復階段,許多文物的保護方案都是經過了專家組的精心設計和論證。新聞背景
白鶴梁是位于涪陵城北江心、距烏江與長江匯合處約1公里的一道天然石梁,每3到5年在枯水位時才露出一次。梁長約1600米,寬約15米,東西向延伸與長江平行。白鶴梁的梁脊標高為140米,比長江最高洪水位低約30米。每當它“露面”的時候,一些途經的文人墨客就紛紛在上面留下自己的真跡。1000多年來,共留下了160多段,共3萬多字的文字題刻。
除此以外,還有前人用來記錄江水水位最枯標志的石魚水標—20尾左右石魚雕刻,記錄了唐廣德元年至本世紀初共1200年間的72個枯水年份的長江枯水位資料。而且古人早就發現,每次白鶴梁“露面”的第二年都是豐收年。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目前所發現的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題刻,遠遠超過了埃及尼羅河中類似的水文石刻,被稱為“水下碑林”,也是“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其它重要文物景觀忠縣石寶寨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是南方高層穿斗結構的代表作,其保護方案已初步確定為“護坡仰墻方案”,即用水泥打造護坡,保護石寶寨賴以生存的山體,并在護坡上修建1米高的仰墻,防止江水的浸蝕。
云陽張飛廟是最受百姓景仰的建筑,也是令人關注的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長江的“巴蜀一勝景”,其異地搬遷新址已確定為云陽新縣城對岸的磐石鎮。
奉節縣白帝城是一組廟宇建筑群,其歷史可追溯至西漢末年。白帝城的歷史價值在于,其歷史沿革實際上是奉節縣從漢代末年到民國年間發展演變的縮影,也是研究劉備等歷史人物的重要實物佐證。然而,整個三峽工程完工后,水庫冬季最高水位將達到175米,這時白帝城將成為四面環水的孤島,使白帝城的整體環境發生很大變化。
(來源:四川在線)(//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