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海洋動物擱淺研討會 15國專家齊聚搶救鯨豚

「第三屆亞洲海洋哺乳動物擱淺組織網年度研討會」9月5、6日在國立中山大學舉行。(國家海洋研究院提供)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9年09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台灣高雄報導)全球鯨豚擱淺事件頻傳,保育鯨豚刻不容緩。「第三屆亞洲海洋哺乳動物擱淺組織網年度研討會」9月5、6日在國立中山大學舉行,會中除了有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與「亞洲海洋哺乳動物擱淺組織」簽署合作備忘錄,還有來自15個國家、31位專家進行學術發表,共同為海洋保育貢獻心力。

為題發表研究成果。陳孟仙表示,西太平洋海區已有嚴重銀、鎘汙染問題,「這是近年來人類在衣料、清潔劑和衛生用品中,大量使用奈米銀與塑膠製品的結果。」

陳孟仙研究團隊取得因擱淺死亡的鯨豚體組織,進行重金屬分析,做為全球海洋重金屬汙染的生物指標。研究證實,近年來,在西太平洋生長的熱帶斑海豚和瑞氏海豚,其體內所累積的銀、鎘濃度都較上世紀增高,顯示本世紀以來,西太平洋周邊國家高度工業發展與人口增加,都加速了這區域海洋的銀、鎘汙染。

陳孟仙指出,鯨豚是海洋環境頂端掠食者,牠們所在的生態地位,如同森林中的老虎及地球上的人類,因此,「檢測鯨豚體組織內的重金屬,可以做為海洋環境汙染的前哨預警。」

「海中重金屬的濃度增加百分之百與人類的活動相關。」陳孟仙提醒,人類在高度文明發展下,大量使用原以為無害無機的重金屬,卻都悄悄地、一點一滴層層累積在擱淺海豚的體組織中,「鯨豚默默無聲地、用生命警示人類海洋環境的劣化。」

陳孟仙認為,有必要組織一個研究團隊,以流行病學一般的研究精神,持之以恆地追蹤探討,並解讀不幸擱淺的鯨豚,其所攜帶的諸多大海訊息,以了解海洋及地球的環境品質。◇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