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神醫孫思邈

等草鞋重達八斤半 他就能時來運轉

文/孫書香
孫思邈和他所編著的《備急千金藥方》。(公有領域/大紀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氣: 2284
【字號】    
   標籤: tags: , ,

他醫術高明,一心想為人醫病,但事與願違,不管走到哪裡,不但治不好病,而且他一出手,病人就死了!他被指責、謾罵,後來,人們簡直像躲避瘟疫一樣趕他走。為什麼會這樣呢?

他的師父說,等你的草鞋重達八斤半時,就時來運轉了。

八斤半的草鞋

「藥王」孫思邈,是隋末唐初的陝西西耀人,小時候因為病弱,看病吃藥,耗盡了家產。

孫思邈聰穎好學,七歲時,他每天就能誦讀一千多字;十八歲,他便立志學醫,為人解救病苦;二十歲時,他喜歡老莊和百家學說,也喜閱讀佛經;當時的洛陽總管獨孤信見了他,感嘆道:「這是一個聖童,只怕他器大識小,很難被任用。」

孫思邈多年在高山中隨師學醫,深得師父讚許,盡得師父真傳。辭別師父下山時,師父告誡他:「人間世事,順逆皆有定數,不要因一時的困難就消磨了濟世救人的願望,初衷不改,必有大成。」

下山後,孫思邈謹遵師父教誨,一心一意為人醫病。不料事與願違,無論走到哪兒,不但治不好病,而且他一出手,病人就死了!他被指責、謾罵,後來,人們簡直像躲避瘟疫一樣嫌棄他、趕他走。

一天,他終於承受不住,上山向師父傾訴苦衷。師父說:「你受的苦我都知道,這就是個過程,等你的草鞋長到八斤半的時候,就時來運轉了。」

孫思邈像。(公有領域)

再次下山,孫思邈又經歷了同樣的遭遇。雖諸事不順,他並不灰心、氣餒。

一天,他穿行在一個澇泥塘子裡,草鞋幾乎都拽爛了。好不容易走出塘子,他倚在一棵大樹旁,用柔韌的草,捆綁破爛的草鞋,然後,繼續穿上。這草鞋因為不斷修補編織,已經又肥又重了。

忽然,一隊送殯的隊伍伴著哭聲經過,被抬的棺材往外滴著血。孫思邈走近仔細觀察血跡,馬上就追上去高喊:「站住!站住!人還有救,人還有救……」

抬棺人不理他,認為出殯途中放下棺材不吉利。孫思邈只好邊隨著走,邊說:「裡面是個產婦,難產而死。不但孩子沒生下來,產婦也流血不止。趕快放下棺材!產婦還有救!不然就來不及了!」

抬棺的人一聽,他怎麼會知道?說得全都對啊。所以就放下棺材,打開棺材讓他醫治。只見孫思邈拿出一根銀針,找准穴位就扎了進去,然後用手加大力度捻針。一會兒,「死去」的產婦竟睜開了眼睛,「啊」一聲醒過來,而且馬上傳出了嬰兒的哭聲,她腹中的胎兒生出來了! 產婦和孩子都得救啦!

於是孫思邈被產婦家人請回家,全家人又謝又拜,不知怎樣款待才能報答救命之恩。第二天,孫思邈執意要走,全家人苦留不住,送一些銀錢作謝禮,孫思邈堅拒不收,只收下了一雙新草鞋。其家人想把舊草鞋扔掉,孫思邈捨不得,找秤量了量,草鞋正好八斤半。

一根銀針救兩命的故事很快流傳開來。從此,孫思邈看病果真是手到病除,「草鞋神醫」的神蹟也越傳越廣。

孫思邈被譽為「藥王」。圖為幾種中藥。(shutterstock)

因其修道 才有神奇醫術

一般人就知道孫思邈的醫德醫術高明,其實,就因為他是修道之人,才有神奇醫術。他深諳道家的理論,學盡了各種數術。

東台侍郎孫處約,曾帶著五個兒子孫侹、孫儆、孫俊、孫侑、孫佺去拜見孫思邈。孫思邈預言:「首先的顯貴應當是孫俊;顯達得較晚的是孫侑;孫佺的地位最高,但有災禍,出在執掌兵權上。」後來,孫思邈所說皆得應驗。

太子詹事盧齊卿,小時候向孫思邈請教,孫思邈說:「你今後五十年,可官至一方諸侯之長,我的孫子,應當是你屬下的官吏,你應當自己保重才是。」後來,盧齊卿做了徐州刺史,孫思邈的孫子孫溥,果然成了徐州蕭縣的縣令。當初說這話時,孫溥還沒有出生呢,孫思邈預先就知道了未來的事情。

孫思邈通曉古今,他和人一起談論起周、齊的事來,清清楚楚,就像親眼見過一樣,所以魏徵等受命編修齊、梁、周、隋等五代史時,擔心有所遺漏,也多次向孫思邈請教。

後周宣帝時,孫思邈以王室多變之故,隱居終南山。隋文帝輔政時,讓他做國子博士,他稱病不受,他對親近的人說:「再過五十年,會有一聖人出世,那時,我將助他濟世救人。」

五十年之後,唐太宗李世民即帝位,召他入京城。唐太宗看見已經七十多歲的孫思邈,容貌宛若青年,便感歎道:「看見你,我就明白,有道之士實在應當受到敬重,像羨門、廣成子這樣的神仙人物,原來世上真是有的,不是虛言啊!」太宗再三要授他爵位,他堅辭不受。唐顯慶四年,唐高宗請他做諫議大夫,他再次堅辭不受;上元元年,他託病請求還鄉,高宗特賜良馬,並把鄱陽公主的城邑也賜給了他。

清殿藏本孫思邈像。(公有領域)

終身不仕的孫思邈深入民間,普救蒼生,親自採製藥物,經常隱於山林。晚年隱於故里五台山,專心立著。他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中國古代醫學的百科全書,後人至今難以超越。他親自注釋《老子》、《莊子》,撰寫了《福祿論》、《攝生真籙》、《枕中素書》、《會三教論》等道家著作。

孫思邈說,重德比吃仙丹有效:「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足,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德行好,即使不服用補養藥物,也可以長壽;德行不好,縱服仙丹妙藥,也不能延年益壽。

一生救人無數的孫思邈,晚年耳不聾、眼不花,神采超常。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的一天,預知時日的孫思邈,早起便沐浴更衣,然後端正而坐,他告訴子孫:「我將升天,在天庭為官。」不一會兒,他就斷氣了。去世一個多月,他的容貌都宛若在世,家人把屍體放入棺木中,棺木輕得就像只有衣服一樣。有記載說他活了101歲,也有說165歲或142歲,總之壽逾百歲。孫思邈最後修成真人,史稱為「孫真人」。@*#

參考資料:

《雲笈七籤》
《太平廣記‧孫思邈》
《舊唐書‧孫思邈傳》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盧照鄰問:「人世間的事情該怎麼做?」 孫思邈回答說:「膽要大,心要小,智慮要圓通,行為要方正不苟。」照鄰問:「怎麼講呢?」孫思邈答道:「心是五臟的元首,它應該遵循規律辦事,所以要謹慎。膽是五臟的將領,它必須要堅決果斷,所以膽要大。
  • 口腔內、牙齦和舌頭上長口瘡,說明你已經過度疲勞,精神緊張或是受到了感染。口腔潰瘍又稱口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常見的潰瘍性損害,一旦發生過後,再復發的機率很高。
  • 唐朝韓滉,工書法、善畫牛,「落筆絕人」,傳世作品《五牛圖》,被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讚為「神氣磊落,稀世名筆」。他好《易》及《春秋》,著有《春秋通例》等。性格直耿的韓滉,為人清儉,知人善任,官至宰相。
  • 西漢的丙吉,字少卿,魯地即山東曲阜人。他出身於司法小吏,曾是魯國獄史,因為人正直、辦案公正,累功升遷到廷尉右監。後任關內侯、太子太傅、御史大夫、博陽侯,官至丞相。
  • 中國古代的針灸術源遠流長,尤其是針術,更有出神入化的功效。據史料記載,中醫鼻祖神農氏曾「嘗草制砭」「嘗百藥而制九針」。在中醫大家的必讀書目《黃帝內經》中,就記載著「九針」的樣式和用法。將細針緩慢地扎入身體就能治病,這種異乎尋常的診療方式也證明了人體中用顯微鏡都觀察不到的穴位是真實存在的。
  • 古代中醫有許多診療方法都極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脈就堪稱一絕。說起太素脈,有人認為是脈術,也有人說是相術。因為它與一般的脈術不同,不但能診斷病情,還能預測人的貧富貴賤、禍福夭壽。據史料記載,太素脈始於唐,興於宋,而流傳於後世的則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張名太素者」所著的《太素脈決》(後為《訂正太素脈祕訣》)一書。
  • 資深中醫師趙豐宇非常欣賞坤德中醫養生軒遵循中醫傳統療法,將針、灸、藥草、拔罐、刮痧等古法,融入適合現代人生活習慣與步調的治療中。(shutterstock)
    在過往幾千年中,隨著朝代更迭,人們漸漸背離了對天地、神佛的正信,在世風日下的社會中,人心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敗壞。瘟疫若在某一個特定時間集中爆發,一般就是這個朝代到了覆滅之時。比如明朝,就是在各類瘟疫的密集爆發中,加速走向終結的。
  • 有關異人的記載,在中國古籍中並不少見。他們一般隱居在山野之中修煉著出世之道。到一定層次後,便具備了一些神通法力,又或者精通於某種異能異術。當機緣成熟時,他們會出山尋找有德之士,比如懷有大慈惻隱之心的行醫者,將能治病救人的祕術或法術傳給他們,使之得以善用,並讓世人也能福蔭並感恩於上天的好生之德。
  • 中藥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質。(Shutterstock)
    古代醫者多以救人性命為重,甚少有拿醫藥當牟利手段的。為窮苦的病人出義診,動輒還施金、贈藥的醫生比比皆是。這就是古代中國民間大夫對淡泊名利的身體力行。
  • 明代的許多御醫的一生都極富有傳奇色彩,有的因帝王愛重而在醫官的最高品階上連任了好幾朝;有的敢直言進諫,勸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則與帝王暢談養生之道,讓其清心寡慾、保養正氣。這些御醫都是品性高潔之人,醫術更是不同凡響。他們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頑疾,還能通過診脈預測出其福禍吉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