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宮殿陵寢

千年風霜不能侵蝕:秦始皇陵之謎(下)

朝代興衰更替,人間桑田滄海,然而,在十幾層樓高的地下,卻有一座千年風霜難以侵蝕的地下宮殿,封閉保存了一個古老帝國的榮耀、智慧,還有它數不盡的祕密……

接上文

神祕地宮

「穿三泉」

在兩道長10千米的內外城垣裡面、在數百座地下陪葬坑中間,就是恢弘神祕的始皇陵墓了。它是秦漢時期規模最大的地宮,格局仿秦都咸陽,朝向是坐西向東。中國古代以朝南為尊,歷代帝王陵墓的格局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而一統天下的秦始皇,為什麼選擇坐西向東呢?

《史記》記載始皇陵「墳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即116米左右,周邊2100米。但兩千餘年的水土流失,使封土高度比原來下降了二分之一還多。最新考古勘探表明:始皇陵墓地宮東西長260米、南北長160米,規模相當於五個國際足球場。始皇陵是豎穴式墓葬,從上至下,最深處為陵冢主室。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

《漢舊儀》記載,秦始皇50歲生日時,丞相李斯稟報:我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深極不可入」,即深至不能再挖。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那到底多深啊?在《史記》中,說始皇陵「穿三泉」,「三泉」有多深呢?

學界說法不一,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等三位科學家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研究撰文推測,秦陵地宮深度為500至1500米,這一推測被稱「天方夜譚」。國內專家則認為地宮深度在20到50米之間,也就是說,地宮可能距地表以下十幾層樓的深度,高度約五層樓。

如此龐大的地下宮殿、如此深度,秦人如何解決地下水堵塞及滲透問題?

歷史上,關中地區曾遭受過八級以上的大地震,始皇陵墓室沒有坍塌,內部也沒有進水,這種大跨度的無鋼結構,靠什麼保存得完好無損?

專家們曾用核磁共振,給始皇陵做過一個全範圍的「CT」,發現環繞地宮的一段,明顯能看到有熱反應。這表明,二千年以前的一些設施,至今還在運行,那又會是什麼呢?

秦始皇陵挖掘現場。()

暗弩

漫長歲月中,沒有證據證明始皇陵被挖盜過。秦陵地宮的第一道防線,相傳是用沙子在周邊形成沙海,使盜墓者無法透過挖洞進入墓室。

即使越過第一道防線,進入了古老幽深的地宮,也無法確定能否生還。史載地宮墓門內外、通道口等處,都有重重機關,安置有觸發性暗弩,一旦觸碰,預置暗弩就會立即自動發射,射死侵入者,與暗弩配合的,還有陷阱。

兵馬俑坑曾出土過一種勁弩,射程大於831.6米,張力超過738斤,單靠人的臂力,根本無法拉開。如果把裝有箭矢的弩一個個連接起來,通過機關使之叢射或連發,就可以無人操作而自行警衛,這是史上最早的自動防盜器,二千多年前,秦人就能生產如此高超的自動發射器?

一個重要問題是:那些暗弩藏在哪裡?如何探明危險的陷阱?如果真的打開地宮,那些防範入侵的機關現在是否還能發揮作用?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秦代弩機。()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史記》記載,地宮裡「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一種解釋是,地宮墓頂對應當時的星宿天象,人工用碩大的夜明珠及閃耀的寶石,砌築了日月星辰,而地面,則布滿了水銀灌注的山川河流。

古人的「天文」、「地理」,絕非當今天文、地理學家用現代科學所能臆測的。信神敬神的古人,普遍以占星來預測人世變遷、吉凶禍福,帝王將相以觀天象所得到的神靈啟示,指導國家政事,連普通百姓都通過觀天象,預測自身命運。

比如,史載公元前211年,驚現「熒惑守心」的天象,就預示了始皇帝的駕崩。「熒惑」,指的就是火星,「心」,指的是二十八宿之中的天蠍座,包括三顆星。熒惑守心,即火星停留在天蠍座中間,古人認為這是大凶之兆,輕有戰亂,重則皇帝駕崩。而按照現代人的理解,「熒惑守心」不過也就是一種罕見的天文現象而已。

火星因軌跡和亮度不定又名「熒惑」,在天體運行時或順(自西向東)或逆。在順逆轉向時留在心宿一段時期的現象稱「熒惑守心」,被認為是凶兆。(新紀元合成圖)

現在發現的秦帝國全天星台,綜合了中國古代對天文宇宙的所有觀察,現代人根本無法破譯其中玄奧。比如,秦始皇陵、秦咸陽宮以及坐落在江蘇連雲港的「秦東門」,三者近乎在一條直線上,都是北緯34.2度左右。那時沒有緯度的概念、沒有現代測量儀器,古人如何測出了這條緯度?又如何能掌握如此高精度的地表測量與計算技術?

研究發現,始皇陵封土附近的汞含量,是其它地區的8倍,越往地下,含量越高。更奇特的是,始皇陵內水銀分布探測圖,竟與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朝疆域圖,有著驚人的相似!

此發現證實,司馬遷關於秦始皇陵的記載,比現代科學家想像的更準確。司馬遷記始皇陵以水銀作為「百川江河大海」,並「相機灌輸」。按字面理解,就是有一種機械,可以推動水銀流動,再用「灌輸」反過來又推動機械運動,往復不已,達到水銀流動不停。

那麼,在幽深的地下,地理呈現宛若秦朝疆域圖,水銀灌注的河流通過機械運動循環流動,環繞著皇帝的棺槨,其壯觀玄妙難以想像啊。

據科學推測,地宮中的水銀可含量能在百噸以上,它不僅僅是為了營造江河湖海,而且2000年來一直在蒸發,它產生的大量劇毒氣體,也可以防止盜賊入侵。地宮中瀰漫的水銀氣體還可使屍體和陪葬品保持長久不腐。那麼,如此巨量的水銀從哪裡來的?

如果真是這樣,進入地宮,即使躲過了暗弩陷阱,也難防範撲面而來的有毒氣體。

但這一切也僅僅都是推測而已,真實情況可能完全顛覆我們的常識。

咸陽宮1號宮殿模型(複製品)。()

秦始皇的遺體

墓頂是日月星辰,飄搖於水銀的山川河流之上的始皇棺槨會是什麼樣子呢?「冶銅製其內,漆塗其外」,「棺槨之麗,不可勝原」,這是《史記》對始皇棺槨的記錄。如果棺槨真是青銅打造的,那其規模超過司母戊鼎好幾倍,應該是中國體積最大的青銅器了。

始皇帝的遺體,「披以珠玉,飾以翡翠」,頭戴著翡翠製成的頭冠,蓋著珠玉串成的被子。按照推理,西漢女屍都能保護得很好,秦代肯定也具備保護遺體的防腐技術,始皇帝的遺體應該也會保存完好。

始皇帝熟悉道家理論,曾與「萬歲為一日」的外星人有過接觸,他對生死的理解、對時空的認識,肯定與現代無神論者完全不同。

二十多歲就開始求仙尋道的始皇帝,對修道之人非常敬重,他常與道家名人一起討論真人修道之理,「千歲翁」安期生,就曾與始皇帝在嶗山「語三日夜」,暢談修煉養生之道。始皇帝也曾足不出戶待在咸陽地宮裡,一面批閱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許外人打擾。

修煉養生的始皇帝服製丹藥,丹藥是傳統醫學中的一種藥物,服食後能排出體內廢物與毒素,同時丹藥裡也含大量的汞,在體內也有防腐作用。

晝夜光明的地宮

《三秦記》說,「始皇冢中,以夜光珠為日月,殿懸日月珠,晝夜光明」;始皇陵地宮裡還有長明燈,《史記》載,「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長明燈的燃料所用的人魚膏,一種說法是以鮫人的油脂煉製而成。鮫人,據說是東海中一種魚尾人身的神祕生物,在《山海經》、《大德南海志》、《元史》、《搜神記》、《述異記》等書中都有關於人魚的記載。

漢畫像中的人魚(公有領域)

現代科學認為燃燒需要氧氣,但地宮長明燈能永不熄滅地燃燒,也許用了現代人難以想像的方式,這不是不可能。

《拾遺記》記載始皇帝曾召見過宛渠異人,他們的能源非常先進,只需「狀如粟」的一粒,便能「輝映一堂」,宛渠異人,很可能就是現在所說的外星人,他們有可能為秦國提供了先進的科技。

地宮有沒有空間?

當年始皇帝問李斯陵墓修建得如何時,李斯回答說:「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無狀。」那說明地宮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宮殿,是有外殼的。

但勘探表明,秦陵地宮墓道及木槨上部都以夯土密封,墓室內外應該嚴嚴實實,不會再有空間。

那麼,地宮內部究竟是虛是實?

地宮珍寶有多少?

史載地宮「奇器珍怪徒藏滿之」,以現代人的經驗,是難以想像的,現僅舉幾個史書所涉及的例子。

夜明珠

齊威王跟魏惠王一起打獵時,魏惠王閒聊說,別看魏國比齊國小,但直徑一寸的夜明珠就有十顆,夜裡,一顆夜明珠就能照亮前後十二輛車子。

魏國被秦國收復後,這些夜明珠就全歸秦國所有了,會不會就在地宮裡起照明作用,懸在秦始皇的墓頂做了日月星辰?

大禹所鑄九鼎

相傳夏朝的大禹將天下分為九州,並鑄九鼎象徵九州,還將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刻於鼎上,所以九鼎成了中國的代名詞,是至高皇權統一國家的象徵。

秦朝之後,九鼎就消失了,也許就陪葬於秦始皇地宮?

禹貢九州圖。(公有領域)

諸子百家的原始典籍

為保護正統文化、統一原六國的文化規範,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清理了一批騙人行詐的術士與腐儒。但從李斯上書可知,當時秦國所有書籍,包括明令燒毀的,在秦宮都留有完整備份。

地宮裡,很可能就有真正的諸子百家典籍,包括許多上古失傳的典籍,如傳說中的《三墳五典》和《太公陰符》等,這些先秦古籍如果出土,也許會解開許多歷史之謎。

金鳧雁

正史留下秦始皇陵的「黃金為鳧雁」之說,記載墓中有製作精巧的金雁,可以飛翔,幾百年後,一位叫張善的三國太守,還見過這隻金雁。

此事絕非虛妄,在春秋時期,魯班就造出了能飛到天空的木雁,木雁一直飛到宋國城牆上。中國古代的墨子、張衡、韓志和、高駢等,也都曾製造出會飛的木鳥。可以推測,地宮金雁的控制與指揮系統,是今天的電腦遙控都無法相比的。

十二個銅巨人

始皇帝統一六國後,民間的兵器被收繳熔毀。當時的臨洮縣,報稱有十二巨人出現,巨人身長五丈,腳印寬六尺,始皇帝認為是吉兆,下令將熔化的兵器鑄成十二個銅人,擺在宮門外。一個銅人就重達二十四萬斤。

秦始皇生前,十二個銅人被放在宮殿前,他死後,十二個銅人也可能放在其陵墓前。

關於始皇陵的歷史記載和傳說,雖然令人難以置信,但很多卻被目前的科學探測及考古發掘所證實。所以,用「眼見為實」的實證科學,現代人根本就破解不了始皇地宮的奧祕,而解開這些埋藏於地下的巨大祕密,可能會幫助我們回歸對古代中華文明的正解。@*#(全文完)

參考資料: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

馮夢龍《新列國志》》

蔡元放《東周列國志》

范曄《後漢書‧班彪傳》

晉 王嘉《拾遺記》

漢 辛氏《三秦記》

漢 劉向《列仙傳》

晉 皇甫謐《高士傳》

清 張澍《叄輔故事》

王學理等《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