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閒話文史

邯鄲,成語的故鄉(一)

一.幕起之前

女媧——「煉石補天」

邯鄲的成語典故,從神話時代就開始了。傳說女媧補天時,曾用過邯鄲西邊山區的石頭。邯鄲西邊的山區古時稱為邯山,山上滿是紫紅色的石頭,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其中紅色的石頭可能就是來自此處。

女媧,清初蕭雲從繪《離騷圖》(順治二年刊本)。(公有領域)

邯山紅石,不僅作為補天之石永懸天際,也是邯鄲最早的名稱之一「邯丹」的由來,丹就是紅色的意思。紅色的石頭富含鐵質,所以後來邯鄲也成為冶鐵重鎮,戰國時期戰爭頻繁,兵器的數量和質量可以影響戰爭的勝負,進而左右國家的命運。掌握了邯鄲,就等於擁有了逐鹿中原的本錢。在戰國時期,這個國家就是趙國,是戰國七雄中,少數能與秦國抗衡的國家。

開啟戰國——「三家分晉」:遷都邯鄲前的趙國歷史

戰國七雄中的韓、趙、魏三國,從立國的長短來看,屬於新興國家,是戰國時代開始時才出現的。正確的說,是因為它們的出現,才開啟了戰國時代的歷史。

這三國的統治者原本都是晉國的卿大夫,按照周朝的封建制度(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卿大夫有家—士),應該是輔佐諸侯的家臣,但因為春秋末期的晉國國君大多荒誕無能,國家大事交由家臣處理,權力與土地也就逐漸落入卿大夫手中。

西元前403年,周天子威烈王將晉國的三位卿大夫升為諸侯,就是韓景侯、趙烈侯、魏文侯;他們所掌握的土地,包括從晉國巧取豪奪而來的區域,也就分別成為韓國、趙國和魏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晉。東周的歷史分為春秋和戰國二個時期,就是以此作為二個時代的分水嶺。三家變成三國後,仍繼續攻占前東家的土地,直到西元前376年晉國完全滅亡為止。

趙國在西元前386年遷都邯鄲之前,曾以其它二城為首都。立國之初在晉陽,第三代的趙獻侯遷到中牟,第六代的趙敬侯才遷到邯鄲。遷都邯鄲的原因,是因為王位繼承的問題所致:

原來趙烈侯死時,兒子趙敬侯年齡還小,無法治理國事,趙國立國之初國力不強,時有外敵侵略,因此趙烈侯將王位傳給弟弟武公。武公死後將王位回傳給烈侯的兒子敬侯,但武公的兒子想爭奪王位,發兵作亂,雖然後來失敗,逃亡到魏國,這個事件仍然導致趙敬侯決定將都城東遷至邯鄲。

西元前356年,商鞅變法時的戰國形勢。()

二.序幕

趙國遷都邯鄲,國運並未因此好轉,仍然無法避免因為爭奪王位而產生兄弟鬩牆的情況。除此之外,局勢更為緊張的是頻繁的外患,因為邯鄲位於華北平原、西接太行山的優越位置,是東西向及南北向交通要道的匯集點,既是商業重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孫臏——「圍魏救趙」

西元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此時國力正強的魏國趁機派將軍龐涓領10萬精兵圍攻邯鄲。次年邯鄲被攻破,趙成侯倉皇逃到信都,派人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為將軍、以孫臏為軍師,率兵前去救援。孫臏認為要替邯鄲解圍,不是帶兵直接攻擊圍城的魏軍,而是去攻打魏國的首都大梁(今日的開封),這就是成語典故「圍魏救趙」的由來。

因為魏軍剛攻破邯鄲,士氣高昂,去攻擊會折損自己的軍力;但魏國首都大梁由於精銳部隊都被派去攻打邯鄲了,防守必定薄弱。如果去攻打大梁,在邯鄲的魏國軍隊就必須得撤軍回去救援,邯鄲的難也就解決了;然後在魏軍回程途中埋伏突擊,在其始料未及、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就可輕鬆得勝。

明人繪孫臏彩像。(公有領域)

田忌採用了這個策略,龐涓聽到齊軍向魏國首都前進的消息,果然急忙領兵回防。孫臏在枉陵埋伏突襲,擊敗魏軍,生擒龐涓,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這場戰役讓孫臏一舉成名,也成為軍事史上的經典戰役。圍魏救趙不止成為一句成語,也被列入兵法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

只不過仗雖然打贏,邯鄲的圍還是未解,因為龐涓只帶了八萬兵馬回防,還留了二萬人佔領邯鄲。一直要到西元前351年,也就是又過了一年左右,魏王和趙王會盟,趙成侯被迫接受屈辱的和約後,魏國才從邯鄲撤軍。

趙成侯回邯鄲後不久就死了(西元前350年),兒子趙肅侯即位的前後,還發生二次公子爭奪王位的禍亂,出現自己人帶兵攻打邯鄲的內訌事件。內亂雖然最後都以失敗收場,趙國依然處於動盪不安的局勢。

蘇秦——「不可同日而語」

也就是在這種動盪的情況下,當蘇秦從西元前347年起,開始向各國遊說合縱之說,希望團結六國來抵抗勢力越來越強的秦國時,對趙肅侯說的一番話:「夫破人之與破於人也,臣人之與臣於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是打敗別人還是被別人打敗、是使別人臣服還是臣服在別人之下,二者哪是可以相提並論的。見 《戰國策·趙策二》)」,才能馬上打動國君,同意加入合縱行列,並拜蘇秦為相,請他繼續去遊說其他國家。

蘇秦成功說服六國合縱後,秦有15年的時間不敢過函谷關去攻打六國。但六國之間還是經常因為利益而起衝突,得靠蘇秦從中斡旋調解。直到西元前332年秦派另一個縱橫家公孫衍出使齊、魏,誘使二國攻打趙國,合縱就此瓦解。

「不可同日而語」的成語就是從蘇秦的話演變而來的,而蘇秦本人的際遇也正如這句成語所形容的,不可同日而語了。蘇秦家族務農,唯獨他不甘埋沒,外出求學求仕,多年無成、窮困落魄的返家,遭到家人的恥笑冷落。後來他在完成六國合縱的同時配六國相印,也就是同時做六國的宰相。衣錦還鄉時,規格和權勢如同帝王,與未發跡前相比,的確不可同日而語了。(待續)@*

點閱【邯鄲,成語的故鄉】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