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浮生行吟:夜鶯之歌

作者:方靜
無論在哪一個階段,每個人所需要的空間都不大、物資都有限,那麼,汲汲營營、苦苦追求何時罷休?(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55
【字號】    
   標籤: tags: , ,

被夜鶯的鳴唱聲「侵襲」,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往往在闃靜的晚上,就會聽到那尖銳、響亮的啼叫,直到凌晨依然還在,著實擾人清夢、不得安寧。

研究指出,夜鶯活動區域多見於河谷、河灘稀疏的落葉林和混交林、灌木叢或園圃間,也常隱匿於矮灌叢或樹木的低枝間,以空中飛行的各種昆蟲為食。然而,近年來它們卻大規模的轉移陣地,逐漸「都市化」,頻頻「入侵」人類的活動範圍。

何以如此呢?追根究底還在於人們的不當開發、過度墾伐,以致夜鶯的棲息地逐漸減少,再加上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迫使它們不得不遷徙、另謀生機。而人與鳥共居的結果,應該是「相看兩相厭」吧!尤其是噪音所造成的困擾,甚至還引發受害者自救會與愛鳥人士的針鋒相對、激烈論戰。

由此看來,問題的癥結還在人類本身。不當開發、過度墾伐、污染環境或破壞生態,始作俑者就是我們自己啊!而凡此種種,不也是本位主義、貪得無厭的想法在作祟嗎?因此,反躬自省: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樣、那麼大量、那麼快速、那麼強悍嗎?這些答案,有待靜下來好好的思索、斟酌。

其實,我們都明白俗諺所言──「廣廈千間,夜眠不過七尺;珍饈百味,日食只需三餐」。人生當中,無論在哪一個階段,每個人所需要的空間都不大、物資都有限,那麼,汲汲營營、苦苦追求何時罷休?唯利是圖、得寸進尺,絕對無法平靜、安穩,因為慾望如幽谷、如深壑,永遠都填不滿啊!

據說夜鶯之歌,是為愛鳴唱,目的在於求偶、繁衍後代。瞭解其中緣由,那叫聲聽起來似乎沒那麼刺耳、煩心了;反倒有一點感動,還有一點汗顏呢!在狀況改善之前,當下所能做的就是──讓出小小的陽台或簷廊一隅供棲息,與鳥兒們和諧共處、相安無事了!@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最近看到國內媒體又開始樹典型,說一名普通大學生11年來不離不棄地撫養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妹妹的故事。一時間沸沸揚揚,保「鮮」活動中又有了新素材,要求黨員向他學習;團委則要求團員向他學習;該學生也四處在高校演講;等等。好不熱鬧。
  • 詩人杜甫卻描繪了一個完全支離破碎的春天;在這個美麗的季節裡,觸目所見居然是一片荒蕪,雜草蔓生,連花朵都滴下了眼淚;唯一殘存的,大概就是那一絲始終不肯放棄的希望吧。
  • 李厚襄的創作曲很多,而且他也是一個詞曲兼擅的音樂家,雖然他以作曲為主,但在作詞上功力也很高,詞境很有韻味和深度,縈繞情懷讓人追憶傷逝;有的歌詞則很活潑明朗,展現另一種溫暖鼓舞的風格。他留下了不少經典之作,如〈魂縈舊夢〉、〈郎日春日風〉、〈我有一段情〉、〈岷江夜曲〉、〈丁香樹下〉、〈恨不鍾情在當年〉、〈塞外情歌〉等等,歌詞典雅雋永,婉轉動人的感情,給人如詩一般的感受,觸動人的心緒挑起人追逝的情懷,另外他也寫有一些直白的歌詞,如〈恨事多〉,輕鬆的語調帶有人生感悟的哲理。
  • 結尾六句,是第四層,直抒胸臆,表示詩人熱愛人民的博大胸襟。他在自己屋漏難以棲身的時候,想到的不是如何設法改善自己的住宿條件,想到的是天下寒士,最後兩句,更表現了詩人倘能為受苦受難的人謀福利,甘願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 杜甫胸襟遠大,他不止於一己之樂,一家之安。他的悲憫如此深沉,就像是精神上的支柱,承擔起命運降下的所有苦難,既不佯狂避世,也不遁入空門。杜甫一生「憂在天下,而不為一己失得也」。千百年來,杜甫流露的仁義,沉雄壯闊的胸懷依然能砥礪人心。
  • 人們一生受名利情仇牽絆,只注意到有形的物質世界,忘記了來自內心的強大力量,對近在咫尺的美好事物視若無睹,失去時方知痛悔不已。
  • 有一天,一個非常富有的父親帶著兒子去旅行,讓他看看窮人是怎麼生活的……
  • 鐵拐李生來骨相非凡,天生抱有五行秀氣,加之心神宣朗,年方弱冠,就已識得天地玄機,於是他立志修道,披星戴月,風餐露宿,一路尋找李家宗姓先祖老子,即太上老君。
  • 藉由陳述事情的經過和描述你經驗中那些細微的事實,可以把自己和其他人帶入更清楚的事件情境中,不讓情緒言語蒙蔽聽眾的聆聽。在這樣的情況下,溝通往前邁開了。
  • 八大山人揮筆盡興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鳥、竹石,幡然另一種景觀,他的繪畫實在妙不可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