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對於癌症的成因有多種說法,廣為人知的有基因理論、代謝理論及癌幹細胞理論,其中基因理論是近50年來主流醫學的研究重心。這三大理論雖各有主張,但基本都把癌症視為人體內在機制的異變。
然而在上個世紀,卻有另一派科學家主張,真正導致癌症的是侵入細胞的一種「多形性微生物」,這種微生物會隨不同環境、不同生命週期變換形狀與大小,大如紅血球、小如病毒。它能鑽進細胞核,干擾基因,使細胞癌化。
有多位科學家不謀而合地發現特徵類似的「癌微生物」,有些人甚至還找到對付癌微生物的方法,從而治癒癌症。以下將逐一介紹20世紀幾個有代表性的癌微生物學說。
癌症微生物學說:隱藏在癌細胞內的凶手
◎ 威廉·羅素(英國醫師、病理學家)與「癌寄生物」
100多年前,人類發現肺結核、麻風和梅毒等重大疾病是細菌感染時,很多醫師因此懷疑細菌也可能引發癌症。
1890年,英國病理學家羅素(William Russell)向倫敦病理學會提出一份報告,指出他在各類癌症的病理組織中發現一種「典型的癌生物體」,情況如同某些肺結核和梅毒細菌感染。羅素在組織細胞的內部與外部都看到該寄生物,它們大小不一,最小的幾乎看不見,最大的像紅血球一樣大。
1901年,美國病理學家蓋洛德(Harvey Gaylord)於《美國醫學科學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癌症原蟲》,證實了羅素的研究。蓋洛德發現最小的圓形微生物,與普通葡萄球菌一樣大,他還發現較大的球體微生物,與真菌孢子一樣大。
當時的病理學家把羅素發現的癌寄生物稱為「羅素體」。可惜的是,羅素的發現並沒有受到主流學界的重視,他本人也未再發表進一步的研究。
◎ 約翰·努祖姆(美國病理學家)等人與「微球菌」
1920年代,有三名醫師曾分別發表研究,指出細菌與乳癌及某些癌症有關。他們是美國病理學家努祖姆(John Nuzum)、美國外科醫師史考特(Michael Scott)、蘇格蘭產科醫師楊(James Young)。
這三名研究者各自獨立做研究,他們從人類乳癌及老鼠乳癌腫瘤中培養出異常的「多形性」細菌,這種細菌在不同條件下(培養方式、氧氣供應量、培養時間),會出現不同的形狀與型態。然而,此異常生長模式卻違反基本微生物學定律。
起初,這種細菌像是小圓形球菌,微小得幾乎看不見,然後這些球菌會變大成桿狀細菌,它們能夠連在一起,形成像真菌的鏈條。小球菌也能變大成酵母與類似真菌的孢子型態。
努祖姆從初期乳癌、癌化淋巴結與轉移性癌腫瘤的樣本中都培養出這種「微球菌」。他鑽研了6年,發現這種微生物是濾過性(能穿過捕撈細菌的過濾器)的生物,這代表它能變得跟病毒一樣小。他曾給5隻狗注射自乳癌腫瘤提取的微生物,結果其中兩隻誘發了乳癌腫瘤。
但是,努祖姆與其他兩位醫師的研究命運就跟羅素一樣,都沒有受到當時醫學界的重視。
◎ 羅耶·萊夫(美國生物學家、發明家)與「癌病毒」(BX)
萊夫(Royal Rife)熱衷於顯微鏡、微生物學和電子學。他是個顯微鏡設計天才,他製造出一種光學顯微鏡,稱為「萬用顯微鏡」(Universal Microscope),其放大倍率高達2萬倍,能觀察與研究電子顯微鏡無法觀察的活體病毒。
萊夫花了近12年時間(1920〜1932)從癌組織中分離出一種微生物,他將之命名為「BX病毒」。他在實驗筆記中寫道:「在動物實驗中,BX會產生典型的腫瘤,它具備真正腫瘤組織所有的病理特徵,我們從該腫瘤中又能提取出這個BX微生物。這整個過程我們已重複做過300多次,每次結果都是一致的。」
萊夫不但發現癌病毒,還找到殺死它的方法。他發明了一種射頻機,嘗試用不同頻率的電磁波照射BX,測試是否能影響它,經數千小時的實驗,萊夫找到了這種病毒的「致命振盪率」(即殺死它的精準頻率)。萊夫將此方法運用在動物實驗中,結果成功治癒了400多隻罹癌動物。
萊夫於1933年如此描述癌病毒:「BX是濾過性的。」「它是一種卵形小顆粒,可塑性很高,只能在單色光下顯現,其顏色為紫紅。X射線對此生物沒有影響。使用振盪射線可完全摧毀惡性組織中的BX,此發現給科學研究者打開新的領域。」
1934年,萊夫與好友強森(Millbank Johnson)醫師合作,運用他的射頻機對人體進行臨床試驗。他們找來16名癌症及肺結核病人,每隔兩天為他們施加一次3分鐘的射頻電磁波,當3個月的臨床實驗結束時,有14名患者已經痊癒,另2名患者則於臨床結束1個月後痊癒。這些病人在治療期間幾乎沒有出現副作用。
可是,萊夫的研究成果卻不受主流醫界的歡迎,還屢屢遭到打壓。根據《成功癌症療法》(The Cancer Cure that Worked)一書作者林斯(Barry Lynes)的介紹,當時醫學界最有權勢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總編輯費希貝(Morris Fishbein)曾試圖收買萊夫的射頻機技術,但萊夫拒絕了。此後,費希貝便利用AMA的權力不斷阻撓一切與萊夫有關的研究,並查封他的實驗設備。萊夫晚年因此抑鬱而終。
世界聞名的「史密森學會」於1944年出版的年度報告中,曾描寫萊夫在癌病毒研究上的驚人發現和發明。可惜當時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份報告的重要性被世人忽略了。但史密森報告乃永久留存的歷史文獻,後人隨時都可查閱萊夫研究癌病毒的成就。
◎ 維吉尼亞·利文斯頓(美國醫師)等人與「癌微生物」
20世紀下半葉,有四位女性科學家投入癌微生物的研究,她們的成果提供更多細菌與癌症關聯的有力證據。她們是利文斯頓(Virginia Livingston,醫師)、傑克遜(Eleanor Alexander-Jackson,微生物學家)、迪勒(Irene Diller,細胞生物學家)和塞伯特(Florence Seibert,生化學家)。
利文斯頓於1940年代後期獨立發現了癌微生物,她與專精細菌學的傑克遜合作,她們找到一種特殊的染色劑(抗酸染色劑),能辨識出培養皿和癌腫瘤中的微生物,證實了1920年代研究者的發現:這種微生物是濾過性生物,顯微鏡圖像表明,它確實與病毒同等大小。她們還發現,所有癌症患者體內都有大量這種微生物。
1950年代,費城福克斯蔡斯(Fox Chase)癌症研究所的迪勒在癌細胞中發現類似真菌的微生物。迪勒與利文斯頓團隊合作,研究經特殊培育、能引發癌症的老鼠。她給老鼠注射從乳癌與其它腫瘤培養出的微生物,可使老鼠的癌症發病率增加一倍。迪勒另外還發現,用癌症病人的血液,也能培養出這種微生物。
利文斯頓的理論
利文斯頓相信,癌症是由一種變形的微生物所引起。這些微生物會蛻去細胞壁、散布在人體組織間隙,以適應環境,等時機一到,便會恢復原形。她認為,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體內都有這種微生物,但免疫系統會監控它。當免疫系統因壓力、營養不良、手術、毒素或其它致癌物質而變弱時,這些微生物就會繁殖,並促發腫瘤。
利文斯頓的說法激怒了當時的癌症專家、微生物學家和美國癌症協會發言人,他們全都不認可癌微生物之說,許多醫師認為,那些東西只是不明的污染物質。
不過,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研究中心前研究員布朗(Raymond Brown)醫師支持癌微生物理論,他說:這些生物體顯然潛伏於許多感染性疾患中,我們在癌症、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和其它不知名的疾病中一再發現它。
利文斯頓與同事假定,癌微生物會攻擊細胞的基因「記憶」,導致健康細胞突然不受控制地繁殖。迪勒研究發現,癌微生物會干擾正常的細胞分裂,產生奇怪的癌前期細胞變異。
1974年,利文斯頓發現,癌微生物會分泌一種幾乎等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激素,HCG的功用是保護胎兒與胎盤免受母體免疫系統攻擊,而微生物分泌的這種激素,卻能掩護癌細胞躲避免疫系統的偵測。
利文斯頓的癌症療法
利文斯頓治療癌症的方法是藉由強化免疫系統,來恢復人體自然防禦力,從而殺死癌微生物或控制它的活動。她的處方是疫苗和飲食,包括蔬菜及生機飲食、丙球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品、抗體,以及病患自體疫苗。
利文斯頓發現,植物激素和維生素A中有個物質叫離層素,它能消除HCG。她把離層素稱為「最強大的天然抗癌武器」。她指出,所有癌症患者體內的離層素都非常低。在動物實驗中,離層素可以阻止癌細胞增殖,並縮小腫瘤。
因此,利文斯頓的食療法包含大劑量的維生素A,但她提醒,單純攝取大量維生素並不足以預防或治好癌症,因為「某些營養不良的人與絕大多數的癌症病人,其肝臟都已喪失分解維生素A的能力」。所以,利文斯頓建議病人通過吃蔬果、全穀等食物攝取離層素。
◎ 弗洛倫斯·塞伯特(美國生化學家)與「癌菌」
1960年代初,肺結核抗酸菌化學及免疫學研究權威塞伯特(Florence Seibert)對迪勒的研究深感興趣,本已退休的她重出江湖,加入細菌致癌理論的研究。
塞伯特證實,利文斯頓等人發現的抗酸性癌微生物並非反對論者所說的「污染物」,因為她從所有腫瘤樣本與急性白血病血液中都能分離出這類細菌。她在自傳《Pebbles on the Scientist of Hill》中如此描述她的發現:
「這些細菌最有趣的特性之一就是形狀極為多變,例如,它們很輕易就從圓球菌狀變成細長桿狀,甚至變成線形細絲狀,這些變化取決於培養基及培養時間。這可能就是我們忽視它或以為它是雜質污染物的一個原因。
更有趣的是,這些細菌的生命週期中存在濾過性型態,也就是說,它們能變得很小,小到可以穿過攔阻細菌的過濾器。這就是病毒的特徵,也是判別病毒與細菌的主要準則。
但病毒卻也不像這些細菌,會活在人造媒介(培養基)上,病毒需藉身體組織才能生長。然而,我們發現的濾過性型態卻能在普通人造細菌培養基中重現,並在培養基裡生長。」
塞伯特還發現,癌微生物能進入癌細胞的細胞核內,她推論,這種感染會打亂和改變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她說,在癌症中發現多形性和抗酸性微生物極其重要,因為了解這種微生物有助於研發抗癌的疫苗及更有效的抗生素療法。
塞伯特曾於1990年入選「美國國家女性名人堂」,奇怪的是,即使像塞伯特這麼有名望的科學家,耗費了人生最後30年投入癌微生物的研究,但這整件事世人依舊視而不見。塞伯特於1991年去世時,多家知名雜誌及報紙都報導了她過世的消息,所有文章都提到她在靜脈輸血安全性及皮膚結核菌試驗的偉大成就,但卻沒有隻字片語提及她的癌微生物研究。
◎ 加斯頓·奈瑟斯(法國科學家)與「微體」
1950年代,法國科學家奈瑟斯(Gaston Naessens)發明了一種超級光學顯微鏡,它的性能近似萊夫的「萬用顯微鏡」,可用來觀察小至15奈米的活體微生物。1960年代,奈瑟斯在癌症病人的血液中發現一種形體大小多樣的微生物。
奈瑟斯之後提出了「微體」(somatid)理論,這個理論指出,有一種一直居住在動物、植物與人類體液中的亞微觀生物(奈瑟斯稱之為微體)。在健康的人體中,微體對人有益,與人體處於共生狀態;可是當人體環境受污染或遭受情緒壓力,以致免疫系統下降時,微體就會變化成對宿主有害的類細菌、類真菌、類酵母、類病毒等等各種寄生物的型態。
奈瑟斯在研究癌症時,發現腫瘤會「偷取」氮,它會消耗人體的氮,從而抑制免疫系統。於是他發明了一種叫714X的注射藥物(氮化樟腦衍生物,無毒),透過給身體及腫瘤補充氮,來使免疫系統恢復作用,進而療癒癌症。奈瑟斯運用這個方法治癒了許多癌症患者。
同樣,奈瑟斯的理論與療法並沒有獲得主流醫學界的重視,不過,714X藥物在一些地區可由醫師開處方,合法使用。
21世紀的新線索?
21世紀以後,癌微生物的研究似乎沒有新的進展與突破,不過有一條值得注意的新線索,來自非學術界的人士。
美國有位知名的「醫療靈媒」安東尼·威廉(Anthony William),他能用「特殊天分」洞見各種慢性病與難解疾病的根本病因,並提供相應的食譜幫助許多人療癒惡疾。針對癌症,威廉指出,98%的癌症是由一種病毒與至少一種毒素所引發。
「當一種特定病毒有恰當的特定毒素作為燃料時,癌症就會發生。」他說,病毒喜歡吃毒素,並且排泄毒素。病毒在人體內不斷吃毒素與排泄毒素的過程中,病毒會不斷變異,毒性也會越來越強,當病毒的變異能力達到極限時,最終它會癌變,成為病毒癌細胞。接著它會分泌一種酶,慢慢將鄰近的人體細胞也變成癌細胞,逐漸發展出惡性腫瘤。
威廉強調,病毒與毒素的組合是引發癌症的必要條件,缺少其一,癌症都不會發生。他指出,大多數的癌症是由某些EB病毒變種株,加上體內積存的戴奧辛、重金屬、農藥、塑膠、藥物、溶劑、石油等等毒素造成的。
相較於20世紀的癌微生物學說,威廉的觀點似乎更加完善,它能解釋病毒為什麼要在人體內活動,以及病毒如何引發癌症的機制。
仔細了解癌微生物的科學研究史,會發現它是如此真實,卻又令人扼腕。如果這些歷史記錄都是正確的,那麼它很可能是解開癌症真相及克服癌症的重要線索,而且應該是當今醫學非常值得投入的領域。畢竟,我們當前主要的癌症療法還無法盡如人意。
· 一場誤會 癌末10天竟痊癒 意念真能逆轉癌症?
· 諾貝爾醫獎:治癌大突破 喚醒身體免疫力抗癌
· 為何他們能戰勝死神?揭開癌症存活者的秘密
責任編輯:李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