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冰毒增2.5倍 悉尼西南已成「毒窩」
【大紀元2019年05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肖婕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一組令人震驚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0年來,新州的冰毒擁有率飆升了2.5倍,1500人此期間死於吸冰毒。在悉尼西南邊緣,有一個綿延達100公里的「冰毒地帶」,那裡出現了大量製造冰毒的「毒窩」。
為調查冰毒和搖頭丸等毒品的使用情況,以及找出可以採取哪些進一步措施來解決毒品成癮問題,新州政府去年11月委託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
7日(週二),該特別調查委員會在悉尼舉行了聽證會。聽證會公佈的犯罪數字顯示,悉尼市中心和內南區的擁毒率最高,去年每10萬人中有近250起與冰毒有關的案件,這一比例10年來幾乎沒有變化。
但科夫斯港(Coffs Harbour)和格拉夫頓(Grafton)的擁毒比例在過去10年中上升了10倍,每10萬人中發生了大約120起與冰毒有關的案件,高於平均擁毒率。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新州犯罪統計與研究局(BOCSAR)副局長菲茨傑拉德(Jackie Fitzgerald)表示,「科夫斯港冰毒案件增多是顯著的,在新州遠西部地區也是一樣……這些地區的此類案件劇增了7倍,從31起增至245起。」
南部高地(Southern Highlands)和Shoalhaven的冰毒案件增加了5倍;中海岸(Central Coast)和獵人谷(Hunter Valley)的冰毒案件增加了4倍。
這項調查由特別調查委員會專員霍華德(Dan Howard)負責。委員會在週二聽取了警方、公共衛生、毒品和社會司法專家的意見,其中包括毒品使用的性質、氾濫程度及其影響等。
人口健康中心(CPH)臨床質量與安全主任克雷蒂科斯(Michelle Cretikos)稱,吸冰毒住院的人數在2011-12財年至2017-18財年間急劇上升,在2016-17財年達到高峰。
吸冰毒者中,男性住院率高於女性,土著人的住院率是非土著人的7倍。
國家毒品與酒研究中心主任法雷爾(Michael Farrell)表示,過去10年中,1500名死於吸冰毒的人的代表性人物是一名37歲的男性。
其中約一半的死者有注射毒品的經歷,8%的人接受了某種形式的治療。法雷爾說,從2009年至2015年,該死亡率翻倍,大多數與中毒有關。「大都市地區的死亡比例佔59%,鄉村或次發達地區佔41%。」
特別調查委員會還披露,悉尼西南區的Picton、以南的藍山、以北的Richmond、大悉尼的半鄉村地區一直是冰毒製造者的首選之地,當地的製冰毒窩點發展迅速。
新州各地的秘密製毒室數量激增。上財年,警方查獲的臨時製毒窩點數量驟增46%。
警方表示,住家廚房的小規模製毒窩點已逐步退出,演變成大規模、一次性生產數百升的專業製毒室。
新州毒品與槍支調查組指揮官庫克(Michael Cook)表示,大規模的製毒行動,使製毒窩點在半鄉村地區盛行。他對每日電訊報說:「我們看到很多製毒室都建立在鄉村的小房子內。」
庫克說:「我們使用了一個術語叫『冰毒地帶』,專指從Picton/Camden到Leppington/Bringelly、Cecil Hills,再到藍山和溫莎(Windsor)綿延100公里的地區。」「似乎製毒窩點總是在這一地區出現。」
庫克稱,製毒者越來越多地尋找偏僻的地點,例如半鄉村地區的農場或棚房。這樣,運輸製毒設備的卡車來來往往,不會顯得太格格不入,以免鄰居生疑。
截至今年4月的15個月中,新州警方搗毀了86個製毒窩點,大部分查獲毒窩的行動集中在悉尼西南。警方在悉尼西南邊緣的鄉村區域查獲了30多個製毒窩點,在北部地區查獲了14個。
特別調查委員會還將對新州音樂節期間被懷疑死於吸毒的7人的情況展開調查。
該委員會將於10月28日公佈調查結果。
責任編輯:簡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