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近日,牛津大學宣佈了招生政策重大改革計劃,到2023年為止該校每年2,500個招生名額中將有多達250個是面對貧困學生的,為了招夠這樣的學生,大學可能需要降分。這引發了許多人的不滿,認為此舉會降低牛津大學的水準。
重大改變900年首次
目前,牛津大學本科生中有大約15%來自貧困地區,大學計劃在未來四年裡將這個比例顯著提高到25%。這堪稱是牛津成立900年來、甚至是英國所有頂尖高校有史以來招生政策最大的一次變革。
據《每日郵報》報導,牛津特意推出了兩個面對貧困生的項目。第一個是「預科牛津項目」(Foundation Oxford Scheme)。將有50名成績較低、但很有潛力且生活在極端艱難的環境下的學生通過這個項目被錄取。
通常這個項目的招生對象包括難民家庭的子女、被政府接管的青少年或者照顧殘疾或者重病親屬的青少年。他們在正式開始大學課程前將獲得一年免費的預科學習機會。
牛津大學將為這部分學生提供降分錄取,如果一門課程要求A*AA 的成績,通過這個項目錄取的學生成績可以是ABB。
第二個項目是「機會牛津項目」(Opportunity Oxford Scheme)。這個項目面對的是達到大學基本入學要求但是來自「人數少」群體的學生,名額為200個。
這個項目將包括加勒比非洲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裔學生,來自成績較低或者處於貧困地區學校的學生,以及被政府接管或者享受免費學校午餐的學生。
這些學生需要成績優秀,但是在參加牛津的面試前沒有接受過學校的特別輔導。他們獲得錄取後,牛津將為他們提供在家進行的有組織的學習,開學前還將在牛津接受兩週的輔導。
所有獲得上述兩個項目錄取的學生,都將在大學期間免學費和生活費。
因為批評而改革
牛津大學表示,將對招生政策進行「重大改變」,而促使該校這樣做的原因是牛津、劍橋這樣的頂尖大學的許多學生都來自私立學校,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不多,因此飽受批評。
教育慈善機構薩頓基金會(Sutton Trust)的調查顯示,牛劍從八所學校(大部分是私立學校)招收的學生比英國其餘近3,000所公立中學加在一起還多。
校長理查森(Louise Richardson)表示,她希望確保「全國每一個學習優異的學生都知道他們有公平的機會被牛津錄取」。
新的政策能改變現有狀況、促進社會流動嗎?英國的私立學校對此表示質疑。
代表大部分私立學校的機構獨立學校理事會(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的行政主管羅賓森(Julie Robinson)表示,幫助貧困學生的做法是應該受到稱讚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學校的類型本身並不能夠顯示出社會經濟的優越性。許多獨立學校的學生領取根據收入決定的助學金」。
她認為:「所有的學校,以及他們勤奮的學生和教師,在牛劍招生的時候都應該受到表揚,無論他們來自哪種學校。」
她還說,私立學校通過跟公立學校的合作積極的支持申請牛劍的公校學生,並且建立了一些很成功的公立學校。
而智庫機構Reform的發言人認為,牛津大學的行動仍然不夠,因為這些名額「跟私立學校畢業生在牛津所佔的40%相比,是滄海一粟」。
普通英國人也認為這樣做不合適。BBC的一位網友評論說:「牛津和劍橋這樣的大學應該根據能力和學術技能招生,背景根本就不應該考慮。」
本國學生面臨更激烈競爭
牛津大學固定貧困生的名額,而且沒有擴招計劃這意味著本國普通公立學校的畢業生、中產階級家庭的學生以及私立學校的學生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牛津大學2017年招收本科生大約3,200人,其中留學生約700人。按照這個數字計算,250人佔本國招生額的一成,但是除此之外,該校通常有15%的學生也是來自貧困背景,這意味著貧困生所佔的比例將達到四分之一。
來自私立學校的學生佔約40%,這意味著來自普通公立學校的學生將爭奪其餘35%的名額,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但是牛津的發言人表示,他們招收的公校學生將越來越多,2017年是58%,2018年為60.5%,比例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最高的。
《每日郵報》預計,文法學校的學生受到的影響將是最大的,因為這類學校每年輸送不少學生進入牛津,但是其中屬於貧困家庭的學生不多。
哪些地區算是貧困?
BBC的報導認為,貧困(disadvantaged)並非是通過收入、種族來衡量,而是通過人們居住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來決定的。
主要通過兩個以郵編為基礎的系統衡量,Polar和Acorn。這兩個系統衡量一個地區的貧困或者富裕程度。
前者側重於當地學生進入大學的情況,因此受到批評。比如,一些貧困地區進入大學的學生比例比較高,而根據Polar系統,這樣的地區反而不算是貧困。◇
責任編輯: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