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是古代美女的一大特點,但不是人人都擁有完美的髮質,古人也有脫髮的煩惱,或有時髮量不夠,撐不起一些華麗的造型,假髮成為男女老少居家旅行的必備物品。那麼,中國的假髮歷史如何?古代假髮的來源有哪些呢?
假髮的歷史
中國歷史上,假髮最早的記載出自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在《詩經.國風》裡有一首詩歌《君子偕老》,名字聽起來很浪漫,但其實是一首諷刺衛宣公夫人宣姜的詩。這首詩中反覆讚美宣姜華麗的服飾和美麗的容貌,用來反襯她的品行不端。
其中有一句:「鬒髮如雲,不屑髢(dí)也。」意思是宣姜的秀髮如雲一般濃黑又稠密,根本用不著假髮來裝點。在衛宣公所在的春秋時代,假髮已經有它的專有名詞了。
在戰國和兩漢時期的古墓中,出土了多件假髮實物,其中最有名的要數西漢的辛追墓,墓主人辛追不僅在頭上佩戴了假髮,陪葬品中還有備用的假髮裝在雙層九子奩內。
到了唐代,假髮的使用和需求量達到了一個巔峰,這和當時的審美觀有點關係。從畫作和陶俑中,我們可以看出唐代仕女們的髮型十分多樣化,髮髻高聳,整體造型飽滿。從文字上看,漢代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的風氣,到了唐代「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假髮已經相當普及。
在唐墓中出土了多種樣式的假髻,有純木頭做成的,有用麻布做襯裡,再纏繞鬃絲做造型的。婦女們平時使用假髮的手法靈活,有的直接配戴一個做好的髮髻,有的真假摻半把假髮盤進自己頭髮裡形成一個整體,讓人分辨不出真偽。
元朝時婦女流行包髻,用頭巾把髮髻包裹起來,到了明代,演變成一種用絲網編織成錐子形狀的髮罩,稱為䯼髻。䯼髻的材質有金、銀、銅、鐵、馬鬃、真髮、布類和紙類等,䯼髻上配戴的一整套首飾都有明確的規範。除了䯼髻,明代婦女還會配戴普通的假髮,寧王妃出土時,頭頂上戴了一塊縫在布上的假髮片來遮擋禿頂。
清朝時期,滿族婦女們的髮型是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見的旗頭,也叫二把頭,起初是用真髮做的造型;隨著旗頭的增大,逐漸地摻入了假髮;在晚清時期的「大拉翅」髮型,是直接用一塊硬板子代替了。據說慈禧太后禿頭很嚴重,除了大拉翅以外,下面的頭髮是用假髮片,但是在照片裡完全看不出來。
唐代時,人們用木頭做成髮髻,明代有網狀的䯼髻,最常見的是用動物的鬃毛,比如豬毛、馬毛等做染色處理後編織成所需要的形狀。
有的假髮直接用真髮,但是真髮比較難得,古人看重自己的頭髮,不會輕易剪髮。他們因為某種原因剪了頭髮之後,會將頭髮保留下來,將來自己留作假髮用。
還有一種情況,貧窮的婦女會售賣自己的頭髮來換取銀兩。南北朝的《世說新語.賢媛》篇記載了一個故事。晉代有一對母子,家境貧寒,兒子陶侃年少時心懷大志。他們同郡有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叫范逵,被眾人舉薦為孝廉,也就是被推薦去官府任職了。
有一次,范逵到陶侃家來投宿,正值冰天雪地的冬日,而陶侃家家徒四壁,范逵的隨從僕人和馬匹又很多。於是陶侃的母親湛氏對陶侃說:「你只管到前面去留客吧,我自有辦法。」
湛氏把自己曳地的長髮剪下來,做成兩副假髮,換了幾石米。她還把屋裡的柱子劈下一半當柴燒,睡覺用的草席鍘碎了給馬匹當草料,客人和隨從的僕人們都招待得很好。
范逵聽說了這個情況後,感嘆道:「沒有這樣的母親是生不出陶侃這樣出色的兒子的!」范逵離開後,廣泛傳播陶侃母子的聲名,後來陶侃也被舉薦為孝廉,成為晉代著名的大將軍。陶侃的母親湛氏與孟母、歐母、岳母齊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賢母」之一。
假髮的來源之二
記錄朝鮮半島歷史的《三國史記.新羅本紀》,關於新羅向唐皇朝進貢頭髮的記載有四次,單單開元十八年和開元三十三年這兩次,新羅進貢的頭髮總量就達180兩之多。大概是因為漢人受儒家觀念影響,不會輕易剃髮,外族就沒有這個約束了。
從這個側面看出當時唐朝對假髮的需求量有多大,說全民女子都戴假髮或許也不為過。
▼ 相關影片
本文由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