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中貿易戰 蔡英文公布8大行動綱領
【大紀元2019年0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針對美中貿易衝突及近期國家安全形勢,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5月10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通過因應美中及全球貿易新情勢行動綱領,以台灣第一與台灣優先為最高原則,列出8大面向以有效因應。
蔡英文10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就美中貿易衝突對台灣與全球經貿可能造成衝擊與因應,與國安團隊執行「因應及反制『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指導綱領」成效聽取國安會、經濟部、中央銀行、農委會與陸委會等相關部門的報告後,會中並通過由國安會提報的「因應美中及全球貿易新情勢行動綱領」。
行動綱領揭示未來台灣經濟發展及對外貿易,必須在鞏固台灣經濟及主體性,照顧廣大企業及人民利益的基礎上,以「台灣第一」、「台灣優先」為最高原則,從「加速掌握國際局勢」、「加強穩定金融經濟」、「加速協助台商回流」、「加速產業升級轉型」、「加速改善經濟結構」、「加速全球合作佈局」、「加強防杜中國磁吸」以及「加強維繫貿易秩序」等八大面向,有效因應情勢變化。
一、加強掌握國際情勢 :加強對美中貿易衝突及國際政經情勢變化掌握、分析及研判,並精確評估對國內經濟、金融及產業的衝擊影響, 以全盤掌握各種動態狀況。
二、加強穩定金融經濟 :因應內、外經濟的動態變化,盤點並運用各種可行的政策工具,全力穩定國內金融及經濟情勢。必要時,應採行擴張性財政政策,以維繫經濟成長動能。
三、加速協助台商回流 :加強協助在中國大陸的台商回台投資,把生產基地移回台灣,將「中國製造」轉變成「台灣製造」,避免受到貿易制裁或報復的波及;未來將依情勢發展,訂定階段性目標,協助台商在台灣重建高附加價值的產業供應鏈。至於部分不適合移回台灣的產業,也應協助將生產基地移轉至新南向及其他國家或地區。
四、加速產業升級轉型:因應全球供應鏈及貿易型態變化趨勢,台灣必須加速擺脫依賴代工出口、「以中國為工廠」的產業發展模式, 未來應加速推動「5+2 產業創新計畫」,並將創新的經驗和成果移轉並擴散至中小企業。在協助台商回台投資,重建產業鏈的同時,也要配合「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的立法,引導海外台商資金回流並投入具未來性的產業,以國內外台商集體的力量,加速台灣產業轉型升級。
五、加速改善經濟結構 :為因應美中經濟未來可能的變化,並扭轉過去經濟發展過度向中國傾斜導致成長減緩、薪資停滯、分配不均等問題,未來需更積極落實推動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並加速執行擴大內需各項計畫(包括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綠能、都市更新、社會住 宅、長照 2.0 等), 落實「出口與內需」並重的雙引擎成長,以因應全球貿易新情勢對國內經濟的長短期影響。
六、加速全球合作佈局: 因應各國加速佈局新南向國家及台商移轉生產基地的新情勢,進一步加強台灣在新南向國家的佈局及策略性合作,並組建新南向青年軍及協助中小企業拓展新南向市場。同時,持續推動台灣加入CPTPP,並積極和美國、日本、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洽簽雙邊經貿協議,強化台灣與區域及世界中自由經濟體系的聯結,以分散市場風險,並降低對中國大陸市場依賴。
七、加強防杜中共磁吸:中共當局正積極推動所謂融台策略及31 項對台措施,意圖對台商、台生及各類專業人才形成強大磁吸效應,美中貿易衝突將促使北京更進一步強化對台灣技術及人才的磁吸,藉此突破美國的圍堵。為避免中共磁吸削弱台灣經濟轉型的努力及成長動能,政府除維護兩岸經貿正常運作外,應加速健全各項智財權及技術移轉法制,防止核心技術外流。同時,也要加大力道落實留才、育才、攬才的各項措施,並建立機制及擴充資源,全力加強協助青年就業及創業,投入國內經濟的未來,不受中共磁吸的影響。
八、加強維繫貿易秩序:為因應美國等主要國家防杜中國產品透過第三地加工再出口及改變原產地規則等趨勢,應加強貿易監測及進出口管理機制,防杜國內外企業違規轉運,或大規模在台灣將中國半成品加工後出口,以避免台灣成為貿易報復對象。另對於各國基於防衛理由而採取的各項貿易保護及限制措施,也應注意其影響並及時採取必要的防禦措施,以維護公平貿易秩序。
蔡英文也指示相關部會,面對複雜嚴峻的外在情勢,除了密切掌握情勢的最新動態外,各項包括前瞻基礎建設執行、強化內需、穩定股匯市與民生物價的工作也務必確實到位,務必拿出成果,讓國民放心,也讓國家經濟穩步成長。
這次會議與會成員包括,行政院長蘇貞昌、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李大維、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外交部長吳釗燮、國防部長嚴德發、經濟部長沈榮津、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國安局長彭勝竹、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建忻、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施俊吉、傅棟成、陳俊麟等人。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