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4月09日訊】1979年台美斷交後,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今年是「台灣關係法」立法40年,雙方關係從低谷歷經幾度起伏,直到今天,美國國會因中共打壓與台灣國際處境艱難,掀起挺台的立法熱潮。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說,能跟美國維持如此強勁的關係,「台灣應該覺得自豪」。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在1979年1月1日與中共建交、終止與中華民國外交關係後,「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是在缺乏正式外交關係下,規範美國如何與台灣互動、意義深遠的美國國內法。
短時間內擬定的台灣關係法用字模糊,卻饒富解釋可能性的意涵。曾駐台的美國前外交官馬天意(Frederic Maerkle)說,法案從廣泛政策著手,未觸及未來執行細節。這樣一來就是具有彈性的工具,維持美台友好關係。過去40年來,確實達到目的,相信未來也會如此。
高齡百歲的前眾議員沃爾夫(Lester Wolff)是1979年2月28日「台灣關係法」共同提案議員之一,他認為法律的模糊就是要讓美國日後有機會,在無須修法之下提升台美關係,以因應挑戰。
1979年4月10日施行的台灣關係法條文最重要的是第2條中「對台提供防禦性武器」,這是美國歷年對台軍售的法源,中共不斷試圖為美方設下紅線。
美國軍售項目琳瑯滿目,包括為主要裝備的升級、補強、增量與後續服務。當中以1979年提供48架F-5E戰機、1992年150架F-16戰機、1993年首批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3套發射組與200枚飛彈)、2008年30架阿帕契直升機與2011年F-16戰機升級方案最為矚目。
對於美國如何對台軍售,五角大廈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分析,台灣關係法很有先見之明,在對台軍售上給予彈性,授予支持台灣自主防衛武器,是「天才」的設計。
相較於40年前,美國國會與行政部門因如何對待台灣針鋒相對,如今川普(特朗普)政府、國會與學界看強化對台關係卻已是共識。
美國總統川普在2018年3月簽署同意國會推動的「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鼓勵美台高官互訪,希望打破斷交後雙方官員互動限制。參院在一年後提出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要求檢討國務院內部規範美台官員互動的「對台關係指導方針」。
吳釗燮:台灣關係法仍是台美關係基石
數十年來,台美關係歷經起伏,吳釗燮說,現在台美關係非常友善,過去一年多來,美國資深官員訪台數字超出以往。談到「台灣關係法」的重要性,他指出,「台灣關係法」是美國國內法,是美國與台灣交往最重要的基礎,經過40年歷久不衰,該法所有條文直到現在,對台美關係仍至關重要。美國政府依照「台灣關係法」執行對台關係,也讓台灣人民感到安心。
根據外交部統計,自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以來,到今年3月底,由外交部接待、美方來台的副助理部長層級(含)以上聯邦政府官員達到17人。
他也說,台美關係友好也反映在美國國會通過包括「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等友台法案。同時,華府學術圈、智庫等政策社群也充滿支持台灣的聲音。美國政府近來多次形容台灣是可靠的夥伴、民主成功的故事,也是世界良善的力量,吳釗燮說,即使是美國的友邦,也不見美國用這樣的方式來形容他們。
台美關係的進展也反映在雙方官員的互動上。過去AIT駐台官員與外交部官員互動有諸多限制,但近年逐步改善,吳釗燮日前與AIT處長酈英傑(BrentChristensen)在外交部舉行聯合記者會,被視為台美關係進展的里程碑。另外,外交部政務次長徐斯儉與白宮國安會資深主任博明(Matt Pottinger)3月初在索羅門群島會晤,挺台鞏固邦交意味也相當濃厚。
當前台美關係被視為40年來最好的時刻,吳釗燮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美之間共享民主、自由等價值;而且兩國的利益也密切相關,台灣在美國的整體戰略考量上,扮演重要角色。舉例來說,台灣日前舉辦區域宗教自由會議、台美啟動「印太民主治理諮商」對話等,證明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
對於未來如何強化台美關係,他強調,台灣不應該只單方面要求美國的協助或支持,而應該展現台灣可對國際的貢獻。若美國看到台灣能發揮的正面力量,「相信他們也會覺得跟台灣改善關係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吳釗燮透露,AIT目前的團隊積極希望促進台美關係,他們認為台灣政府是可以信賴的,與台灣的交往,不需有任何顧慮。現在美國政府內部也有許多挺台的好朋友,他認為,要推動友台項目,應該是比以前任何時候都還容易。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