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故事(21)周文王澤及枯骨
第二十一課:周文王澤及枯骨
【原文】
澤及枯骨,西伯之深仁;灼艾分痛,宋祖之友愛。
【字詞義解釋】
(1)澤:恩德。
(2)及:至,到。
(3)西伯: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紂時被封為西伯,武王伐紂擁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4)深:寬厚,厚實。
(5)灼:燒灼。
(6)艾:艾草。
(7)宋祖:宋太祖趙匡胤。
【譯文參考】
周文王用心仁慈寬厚,連枯骨都受到他的恩德;宋太祖十分友愛兄弟,連弟弟燒艾治病也想要分擔他的痛苦。
【讀書筆談】
該課很簡單,講到兩位君王的典故。一個講周朝的奠基者周文王愛民如子,看到枯骨無主,告訴官吏,自己是一國之主,治下的臣民,無論是誰,都是自己的子民,自己當然就是這些死後無人收埋的枯骨的主人,照顧他們是自己的責任。這個故事形像生動地教導後世帝王,身為帝王的責任就是照顧好百姓,自己是一國之父,是百姓之主。
另一個講宋朝的開國者宋太祖作為帝王,能夠友愛弟弟。也就是說,一個強調為政以德,一個強調家中的孝悌之道。兩者都是君王,都是民眾的表率。孩子們從小學到這些典故,不僅是學到知識,而且懂得了君王的責任是什麼,權位越高,責任越大。學習的是做人的仁德。這就是古代教育的重點。
周文王:愛民如子 諸侯歸順
我們重點講一下周文王,這是孔子心中理想的聖王。文王演繹《周易》,創建周禮,仁德節儉,禮賢下士,愛民如子,是歷代帝王的典範。中國幾千年來,每當世道混亂,帝王昏庸,人們就會想起周文王治理下的理想社會,人人禮讓,百姓讓耕地地界,官員讓官位,個個重德,民風仁厚,路不拾遺。有了參照,人們就會重新回到正軌,所以,文王當年是留下了禮儀之邦的文化基礎。因此儒家《論語》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說的正是先祖帝王的精神,是要永遠紀念和追隨的,這樣才能讓人有所對照,知道如何走回正道,回歸仁厚的民風。
周文王,就是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陝西岐山)人。其父為商朝的西伯侯,死後,他繼承父親的西伯侯之位,故又稱西伯昌。曾被紂王囚禁,推演出了周易;回到分封國後,拜姜子牙為相,因仁德眾望所歸,諸侯紛紛歸順,為最後結束紂王的殘暴統治打下了基礎。留下許多千古傳頌的典故。
痛惜百姓 捨地救人
商紂王發明了名為炮烙的酷刑,命犯人走在塗滿油的銅柱上,一滑倒就會跌落到火坑裡,頓時皮焦肉爛,死於非命;但其寵妃妲己見此慘狀卻笑個不停,所以紂王樂此不疲,以博得妲己一笑。姬昌極為不忍,諸侯和百姓也無不痛恨至極,咬牙切齒。於是姬昌向紂王表示願意獻上周國洛河西岸的一塊土地,以此換取廢除炮烙之刑。紂王答應了西伯的要求,廢除了炮烙之刑,姬昌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愛戴。
為諸侯國斷糾紛
《史記.周本紀》記載,諸侯國虞國、芮國發生糾紛,鬧得不可開交,想請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國人相互謙讓,長幼有禮,非常慚愧,說道:「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只取辱耳。」相互禮讓而去。諸侯聽聞了這件事情,凡是有矛盾糾紛都來找姬昌評判。
此時姬昌還是一介諸侯,他的國家卻已經治理得個個如同君子,讓兩個鬧矛盾的諸侯看到後,不用勸解,自己就覺得很是羞愧,不再爭鬥,變得禮讓,主動和解了。這是上行下效的結果,文王自己如果做不到,百姓是不會變得如此仁厚的,所以他已成為天下諸侯的道德楷模。西伯昌斷虞、芮之訟,也成為一個標誌性事件,周人將這一年稱為西伯昌受命元年。諸侯紛紛擁戴西伯昌稱王,將結束紂王統治的希望,託付給了他,此為眾望所歸,天命使然。
宋太祖兄弟情深
而宋太祖的「灼艾分痛」,已經成為一個成語,比喻兄弟友愛。 出自《宋史‧太祖紀》:「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炙。」
大意是說,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得病,十分痛苦。太祖去探望他並親自為他灼艾治病。趙匡義感到很疼痛,叫了出來。太祖於是將熱艾往自己身上灼燒,的確很痛,這樣做企圖可以分擔弟弟的痛苦,趙匡義十分感動。
【說故事時間】
澤及枯骨
當周文王還是諸侯國君,被封為西伯時,在現今陝西鄠縣東三十里的地方建造靈台,台下有靈囿、靈沼。正當挖掘池沼時,發現了許多枯骨,主管官吏立刻向文王報告。文王心生憐憫,於是吩咐主管官吏將這些枯骨埋葬。官吏說:「這些骨骸都是死了很久,沒有後代的人,已經沒有人管這些枯骨了。」文王說:「擁有天下者,就是天下的主人;擁有一個邦國者,就是這個邦國的主人。這些枯骨在我的邦國內,我就是他們的主人,理應管他們的事情。」說完便命令手下準備衣棺重新埋葬這些骨骸。
當時的人聽到文王的善行,都說:「文王真是賢德啊!恩德都施行到枯骨上了,何況是人呢?」文王施行仁義,於是天下人心歸附。
故事原文:
周文王作靈台及為池沼,掘地得死人之骨,吏以聞於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無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國者,一國之主也。寡人固其主,又安求主?」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聞之,皆曰:「文王賢矣,澤及枯骨,又況於人乎?」或得寶以危國,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而天下歸心焉。(西漢.劉向《新序‧雜事第五》)
(資料來源:正見網傳統文化教材)
點閱【幼學瓊林】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