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后傳】最後一位漢族皇后的烈女本色
很多人認為,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之後,明朝就滅亡了,其實並不是。明朝的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南明」政權,持續抗清,堅持了近半個世紀。
她就是「南明」最後一位漢族皇后,國破家亡時,為保氣節,她選擇了扼喉自盡,悲壯殉國。
末世皇后
王氏,蘇州人,其父王略曾任廣東知府。自幼她接受了女德教育,性情慈惠,通識大體。
朱由榔,是明神宗(萬曆皇帝)的孫子,還是永明王時,便納王氏為妃。後來,朱由榔父親去世,朱由榔襲桂王位,王氏成為桂王妃。
王氏當時就以賢德聰慧聞名,她主持內政,總是處事得當,所以朱由榔的大小事,都由她決斷。
1646年,隆武帝殉國,同年十一月,朱由榔於廣東肇慶即位,即南明第四任皇帝永曆帝,改元永曆,冊封王氏為皇后。
王氏與永曆帝感情非常好,在顛沛流離的日子裡,他們患難與共,相互扶持,將風雨飄搖的南明苦苦撐了十六年。
有膽有識 處驚不亂
1659年,永曆帝被清軍追逼到了廣西。在桂林,南明守將劉承胤挾天子以自重,把永曆帝逼到湘西山區武崗,以武崗作為南明的首都,即奉天府,劉承胤則獨攬朝中大權,號令天下。
同年七月,清兵南下,直犯奉天府,劉承胤就想把永曆帝獻給清廷效忠。
劉承胤軍營中的一位校尉曾受王皇后的恩惠,為報其恩,就設法把這消息透露給王皇后身邊的太監。王皇后與永曆帝得知後,馬上加強了防禦,然後打點行李,帶上太后,率領內宮迅速出逃。
途中天降大雨,一路在泥淖中行進,兩天沒有進食,宮女、太監們叫苦連天。惟王皇后處驚不亂,高燒病弱之中,仍神色自若鼓勵大家,指揮隊伍。她一面派人找尋食物,一面聯絡勤王的武裝。
後來,遇見明總兵商邱伯侯性,帝后一行安全逃到柳州。後來民族英雄瞿式耜保住了桂林,派兵把帝后迎回,桂林成了穩定永曆政權的基礎。
永曆二年三月,王皇后生下永曆帝的第三子朱慈恆,永曆帝宣布大赦天下。
後來,永曆朝臣馬吉翔和龐天壽為討好張獻忠義子孫可望,提議廢黜王皇后,立孫可望之女為后。然而,永曆帝秉持忠義,待妻恩愛,力保王皇后,與妻不離不棄。
當時清廷攻勢不減,戰事不斷。王皇后親自到前線,將後宮積存的糧食、銀兩、衣物等,都送給守城將士,連自己頭上的簪子、耳環等飾物都當場取下,全部捐獻出去。
在王皇后的感召下,很多將帥之妻,也捐獻出金銀珠寶。將士們深受鼓舞,士氣大振,雖寡不敵眾,仍然一次又一次擊退清軍,保住了桂林。
永曆六年,占據雲貴地區的孫可望,派人迎永曆帝到貴州安隆所,改為安隆府,作為行宮。
孫可望當時想借「後明」的招牌,並不把永曆帝放在眼裡,每年只送銀八千兩,米六百石,作為永曆帝及朝臣的口糧。
永曆十三年,清兵三路追逼,永曆帝逃到緬甸,住在幾間簡陋的竹編房子裡,生活極其艱苦。長期的奔波勞累,使王皇后身染疾病,虛弱不堪。
永曆十五年,緬甸發生政變,緬甸王被其弟莽白殺害,莽白自立為王。
為了鞏固新政權,莽白向清朝示好,假意請永曆帝的兩位大臣等四十二人過江盟誓,同飲咒水,暗中派兵將他們全部殺死,這就是歷史上的「咒水之禍」。
咒水之難,永曆帝的侍從近衛幾乎被殺盡。跟隨永曆帝的大臣、宮女、太監等一百多人,覺得南明氣數已盡,紛紛懸樹自盡,死者「累累如瓜果」。
王皇后知道後,痛苦地說:「我不貪生怕死,也是有氣節的人,但是我不能死。馬太后和皇上都需要我照顧。我若死了,馬太后怎麼辦啊?皇上會更加痛苦!我不能先死啊!」
於是,拖著重病之軀,王皇后與永曆帝一直維持著南明永曆的殘局。
永曆十六年二月,莽白將永曆帝皇室獻給了吳三桂,吳三桂將他們押回昆明。吳三桂以路遠不便、途中恐有變故為由,拒絕帶永曆帝赴京,請求清廷就地處決,得到了清廷的批准。
1662年,南明永樂十六年四月,十幾輛囚車被一隊清兵押解著向昆明方向行進,裡面是永曆帝及家眷。押解途中,王皇后擔心氣節不保,無顏見列祖列宗,與其受屈辱而死,不若與南明王朝共存亡。她與馬太后互相勉勵,同時在檻車中自相扼喉,自殺殉國。其時天降大雨,山川為之同悲。
後來,永曆帝及眷屬20多人,被押至昆明的篦子坡執行絞刑。永曆帝和兒子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立國二百九十四年的明朝就此滅亡了。
王皇后死後,延平王鄭成功念其剛烈氣節,追諡為「孝剛敏肅哲慎正和應天順聖匡皇后」,簡稱「孝剛匡皇后」。@*
參考文獻:
《明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八》
顧誠《南明史》
點閱【賢后傳】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蘇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