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時,有一個傳統的民俗,百姓對施仁政的官員,或德行卓越的義士立下生祠,表達感戴與欽敬。鮮少聽說過為婦人立生祠,清朝時就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平凡的母親,做了一件事,看似尋常,卻使她的聲名光耀不朽。
海南的書生進京參加科舉考試,需要乘風破浪泛海而來,還要穿越大川,途經三千里,才能抵達京城。許多書生困於錢財、飲食及置辦行李,往往半途而歸。
順德(今廣東佛山下轄區)梁廷佐是定安縣的一名教諭,負責教育生員[1]。梁廷佐的母親馮氏二十歲時生下廷佐。不料小廷佐七個月大時,他的父親梁林建就去世了,從此馮氏寡居,獨自撫養廷佐,待他既慈愛又嚴厲。
濟助寒士
一天,她呼喚廷佐,對他說:「你身為人師,教導與訓育學生都是你的責任。如今定安的士子們,因為貧窮不能參加考試,而你能漠然以待嗎?我親手織得絲葛,得到數匹絹布,連同我的簪子耳環,你都拿去賣了,然後在鄉裡買些田地。日後,就取田裡耕種所得供給往來的貧寒學子,為他們準備行李,好使他們踴躍報名參加考試,取就功名。」
古人認為:「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無窮之利。」積累錢財留給子孫,倘若子孫不肖,就會揮霍一空,日後不一定能守得住;積累書籍留給子孫,子孫志向不定,將來不一定就會學;不如多積些善德,這才是庇護子孫的長遠之計。所以,馮氏也效法古人,濟人的同時,也多為後代子孫積些福德。
梁廷佐遵奉母命,在居丁莊買下三百畝沃田,供給往來的寒門子弟應試所需。諸生感念馮氏的恩德,於居丁莊之左為馮氏建立生祠[2]。祠堂於康熙三十年(1691年)落成,當時有上千人來到這裡參加祭禮。位居「嶺南三大家」之首的屈大均(號翁山)為祠堂題寫匾額「食德」,以表眾志,永不忘記馮氏的恩德。
清朝官員鈕琇編修《觚剩續編》時曾考證,為婦人立生祠,從來沒有聽說過。馮氏生祠與冼夫人廟相鄰。冼夫人受國祿保護百姓,馮氏置田產養育士子。
康熙皇帝嘉獎豎匾
今日廣東佛山林頭有一座貞節旌表[3]牌坊,建於大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是康熙皇帝下旨,旌表馮氏。牌坊正中石檐鑲懸「聖旨」豎匾,匾框浮雕雲龍紋飾,「聖旨」下面是榜書「貞節」二字,旁邊署名「順德縣知縣何玉度」。
人事代謝,更迭無常,而這座牌坊經歷數百年的風風雨雨,以及近代中共「破四舊」,至今始終巋然屹立,彰顯馮氏濟人的美譽,光耀她的美德百代流芳。@*#
注釋:
[1]生員:明清時期,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的士子,即稱為生員(或諸生),俗稱為秀才。生員接受本地教官(即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等)以及學政的監督考核。
[2]生祠:為在世者修建祠堂,進行祭祀,以表感恩與欽敬。
[3]旌表:中國古代王朝提倡美德。自秦、漢以來,歷朝歷代推崇賢德之士、大義之人、貞節孝婦、孝子、敦厚和睦的世家等。由地方官申報朝廷,獲天子恩准,或賜以匾額,或由官府修造石坊,以旌表高德之士的名節。秦始皇為寡婦清築女清懷清台,被視為旌表之始。
事據《觚賸續編》卷二《食德祠》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