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放開合拍片 導演應亮:反令香港電影消亡

導演應亮表示,大陸對香港開放合拍片的限制,可能會令香港電影逐漸消亡。(宋祥龍/大紀元)

人氣: 14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導)大陸經濟放緩,中共對大陸電影業「割韭菜式」加徵重稅之際,卻對香港放開合拍片限制,方便香港電影進入大陸市場。以《自由行》入圍今年金像獎最佳編劇的大陸流亡導演應亮,對措施感到憂慮。他表示片商為憧憬「放開限制」而投資大陸,只會面臨「更苛刻的審批風險」,「是一個令香港電影消亡」的過程。

本港電影業代表團赴北京訪問前夕,特首林鄭月娥突宣布中共五項措施放開合拍片限制,引起業界迴響。應亮昨(17日)接受本報訪問稱,對措施的推出時機和原因表示不解。他認為中國電影業今年進入一個比較困難時期,其一是追稅,「從去年開始,很多審批通過的項目都不敢做」,其次是中國整體的經濟在下滑,「實際上投入的資金比以前少,同時投入的安全感也低了很多。」

他補充,2018年3月底中宣部接手電影管理,其後整個電影圈從過去傾向娛樂轉向於政治方向,「特別是一些項目監制層面的人,得到一些來自中宣部的意見。」中國電影進一步面臨不景氣,「實際上很多公司都在裁員、倒閉,香港電影工作者開始離開大陸,因為無論是創作自由的收緊,還是事實上的經濟跟深層上的安全感,都降得非常低」。

他表示不清楚「放開限制」的因由,但就擔憂大陸和香港更緊密的融合,會令港產片被消融。「從行政、執行的角度上來講,審批不需要再給錢了,所有的人員的比例都放開了,評獎能夠進步了,實際上帶來的是和(大陸電影)一視同仁的對待,即面臨苛刻的審批風險」,「一旦審批不通過,那你付出的代價就更大了。」

以往中港合拍片被批評為迎合大陸市場,題材變得欠缺香港特色,令香港電影市場步向衰落。應亮認為現今做法,是將中港合拍片的風險「延續性的擴大」,「每一個投資者,每一個參與所謂中國電影這個遊戲的風險的人,必然把審查變成一個更強烈的自我審查,也就是說是一個消亡香港電影的過程。」

雖然不少業界人士都歡迎新政,但應亮認為他們「只是口說而已」。他以最近備受爭議的《逃犯條例》為例,「《逃犯條例》打擊最大的是商界」,而片商和到大陸投資的港商相似,跟中共官商合作緊密,對大陸的情況有切身的體會,「他們應該比我更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只是恐懼而不敢說出來。」

對於《逃犯條例》的影響,應亮認為此條例衝擊面大,他也因此感到憂慮,重申未來會考慮離開香港。「修例如果通過的話,那就完成了一國一制。完成一國一制後,我這一代也面對49年那一代人的選擇,那麼我一定會作出離開。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點都不奇怪。」

應亮目前定居香港,於2018年9月28日獲香港永久居民身份。2012年他因出品改編自楊佳襲警案的《我還有話要說》,電影遭中共政府查禁。警察甚至到香港接觸應亮,要求他剪去楊佳等當事人的名字。應亮拒絕要求後,上海市公安局揚言要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將其逮捕。應亮其後被迫流亡香港。今年他以自己經歷改編的電影《自由行》,入圍今年金像獎最佳編劇,但提名名單被中共媒體屏蔽。◇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