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被植入人類基因 中國研究再引倫理批評
【大紀元2019年04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中國科學家日前培育出11隻攜帶人類基因的恆河猴,並指這些轉基因猴的大腦發育表現出接近人類大腦發育的延緩特徵。往猴子身上植入人類基因的中國研究,再次引發國際上對基因研究的倫理爭議和批評。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3月28日宣布,該所與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合作,首次構建了攜帶人類基因(MCPH1)拷貝的轉基因恆河猴模型,獲得11隻基因改造猴(8隻F0代和3隻F1代轉基因猴)。
中國的研究人員通過核磁共振腦影像分析對轉基因猴的大腦發育進行跟蹤,稱其發現轉基因猴存在明顯的神經細胞與神經網絡成熟延遲的現象。類似於人類大腦發育的幼態持續(neoteny)現象。
換句話說,他們認為,如果找出人類的這一獨特基因,就有望控制人類的大腦發育速度。
中國走了一條非常冒險的道路 令人不安
不過,國外同行非但沒有肯定這一研究,更對轉基因猴研究涉及的倫理提出批評。
「利用轉基因猴來研究與大腦演化相關的人類基因,走了一條非常冒險的道路。」科羅拉多大學遺傳學家詹姆斯·西克拉(James Sikela)說,「令人不安的是,這一領域正在以這種方式被壓倒式地推進。」
一直從事靈長類動物比較研究的西克拉表示,他擔心中國學者的這項研究將為更加極端的基因編輯敞開大門。
根據美國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的報導,目前,在歐洲和美國的這類研究已越來越難使用靈長類動物做實驗,不過只有中國急於將最新的DNA高科技工具應用到動物身上。
中國是最早使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改造猴子的國家,早在今年1月,中國的一家研究所就宣布,他們培育出6隻具有嚴重精神障礙的克隆猴。
共同作者對轉基因猴研究一樣存疑
中國的這項轉基因猴研究在3月27日發表於中國的英文綜述性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昆明動物所博士石磊為文章的第一作者,昆明動物所博士研究生羅鑫、姜瑾,昆明理工大學教授陳永昌以及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博士劉賜融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由中科院宿兵研究團隊與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昆明理工大學、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以及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等)合作完成。宿兵與昆明理工大學季維智院士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
但是,就連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也對研究結果的可信性和倫理提出質疑。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導說,這些經過基因改造的猴子只有5隻存活,對於「它們大腦大小和記憶力是否與一般猴子不同」的問題,很難得出確切結論。
報導援引基因改造猴的研究共同作者、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專家史丹納(Martin Styner)的話說,研究者還未能找到願意發表這一報告的西方科學期刊。
他表示,這項研究並不是一個「好的方向」,「我們創造了一種和它本來樣子不同的動物。當我們做實驗的時候,我們必須很好地理解我們希望學到什麼、去幫助社會,但這裡的情況並非如此」。
轉基因猴項目有多個中共項目經費支持
根據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方介紹,本項轉基因猴研究受到中科院戰略先導專項(動物複雜性狀的進化解析與調控)、(中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靈長類大腦進化的轉基因獼猴研究),(中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動物微形態進化的遺傳創新基礎)以及中科院青促會項目的資助。
基因編輯一直是中共發展醫療生物技術的重點方向,並受到中共工業和技術政策的補貼和扶持。在「『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文件中,至少五次提到基因編輯,並將其歸類為「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要求相關部門要「重視基因編輯」。
在中國科學家賀建奎2018年曾以基因編輯技術造出全球首例基因組永久改變的雙胞胎女嬰後,已引發國際間生物領域的倫理大爭議和集體反對。
根據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在2月14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國共有9項註冊臨床研究跟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相似,並已對八十多名患者進行試驗。#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