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4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綜合報導)一名吳姓潛水員日前捕撈到一隻野生大龍蝦,經掀尾查看後發現是一隻抱卵母龍蝦,於是「立刻放生」。網友紛紛留言大讚,「很棒的觀念」、「看到你這樣做,真是太好了」。
ETtoday新聞雲10日報導了這段影片,吳姓潛水員表示,希望藉由這段影片,來教導大家生態永續的重要性。吳姓潛水員說,為了生態永續,一直以來都堅持「撈到母的就放回海裡」的原則。現在是龍蝦的繁殖期,它們會大量進來沿海產卵,許多不知情的人可能就無意間地將母龍蝦捕走。
他還轉述教練的叮囑「甲殼類(蝦、蟹)只要把卵排到體外,那個卵是不能吃的,很髒很多細菌」、「所有甲殼類卵排出體外本體就瘦了,肉質不好吃。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麼不做一個永續經營的表現呢?」
吳姓潛水員表示,他在水中就發現它是有卵的母蝦,平常會直接放開手讓它跳走,那天會把它撈起的原因是想讓大家了解「放生」這個動作的重要性,也是永續漁法的第一步。
吳姓潛水員呼籲,大家都為了金錢利益,而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為了一時美味毀了生命延續的機會。魚市場走一圈多少螃蟹、龍蝦是抱著蛋等著上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我們潛水所看到的事情,我親眼看到的事實就是台灣沿海的魚蝦蟹越來越少。」
影片分享在網路上後不到一天就累積1500名網友按讚,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大讚,「很棒的觀念」、「看到你這樣做,真是太好了」,但也有網友表示,這很正常,「在國外都是這樣啊」,「在紐西蘭,母的、太小的都要放生,這樣生態才能永續」,也有人笑說「以後海洋都是母龍蝦」,甚至也有人質疑「潛水員本來就不能捕獵」。
美國緬因州盛產龍蝦,但當地法律規定,漁民只能捕撈背殼長度3.25英吋到5英寸(約8.25到12.7公分)之間的龍蝦,其餘不論過小或過大都要放生,因為過小的可能是還有空間成長的幼龍蝦,比較大的則可能擁有較強的繁殖力;此外,產卵的母龍蝦也一定要放生,漁民甚至會在放生前在尾部做記號,避免之後被誤捕。◇
責任編輯:昱作
台漁民捕獲罕見抱卵大龍蝦 海產店買下放生
【大紀元2018年08月31日訊】連日幾天大雨,台東海岸長濱鄉漁民捕獲罕見的4台斤超大錦繡龍蝦,龍蝦媽媽懷裡抱著數百萬卵,海產店買下後,交給鄉民放生復育。
據中央社報導,這幾天下雨,海水混濁,長濱鄉漁民昨天捕獲一隻4台斤的超大龍蝦,母龍蝦抱著數百萬個卵,「邱爸爸海產」店獲悉後,趕緊購買,並交給文史工作者池祥鈺放生。
池祥鈺說,長濱沿海在5年前也曾經捕獲這麼大隻的龍蝦,當時鄉民也是決議購買後野放復育,因為這幾天大雨,海水混濁,再度捕獲這罕見大龍蝦,且還抱卵,鄉民得知後第一個反應,同樣是應該要野放復育。
池祥鈺表示,感謝邱爸爸海產店收購後立即捐贈,放入龍蝦種苗復育區做復育。長濱鄉民這幾年前自發性的發起龍蝦復育,有抓到大龍蝦、小龍蝦、抱卵龍蝦,都會拿到復育區來放生。
池祥鈺說,長濱青溪組織自發性的復育龍蝦,是台灣很珍貴的龍蝦種苗復育區,不靠政府、不靠外界、推動自覺文化,由當地人民自己愛護自己的生長環境。在復育區的龍蝦很平安,牠們有靈性,如同小鳥被網抓到,放回後要再捕捉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