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會會長撰文 批市長改革SHSAT涉歧視違憲
【大紀元2019年03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王黎維編譯報導)針對市長白思豪將取消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同源會紐約分會去年12月起訴其有種族歧視之嫌,尤其是對亞洲族裔的歧視。同源會紐約分會會長陳慧華日前撰文投稿《紐約郵報》,陳述這樁提訴的緣由。
文章開頭提到,1920年代,哈佛大學總裁洛厄爾(A. Lawrence Lowell)認為學校裏猶太人太多了,將近30%,他想削減至15%。
為實現這一目標,哈佛大學制定了「區域多樣性」政策,接受來自全美各地的「頂尖」學生。當然,猶太人只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藉由「多重要素」等措施,將猶太人入學比率降到15%。洛厄爾的繼任者科南特(James B. Conant)終止了「區域多元化」政策,改要求所有申請入學者得參加SAT考試。
這與市長白思豪的種族主義明顯相似,他認為紐約的史岱文森高中、布朗士科學高中、布碌崙科技高中等特殊高中,均「過度代表」亞裔族群。
1971年,紐約州要求對這些特殊高中進行入學考試,以確保錄取精英入學。稱為SHSAT的測試不分種族或族裔、不論階層或財富等,每個學生都得憑自己的能力通過考試。
「正因為如此,一位不懂英語、沒有錢、沒有地位的猶太大屠殺倖存者,可以在兩年後參加SHSAT考試,進入史岱文森高中,並於198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就是霍夫曼(Roald Hoffmann)。」陳慧華再舉了個生動例子說明。
教育總監卡蘭扎說,美國沒有其它高中錄取制度。依賴於單一考試。不過,「也沒有其它入學制度產生過1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由於考試制度,沒有哪個族「獨占」學校。在現行SHSAT考試制度下,作者也描述了特殊高中所展現的多樣性。
「 1971年,史岱文森高中猶太人估計占90%。197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20年間,碌崙科技高中大多數是黑人和拉美裔。」「然後來自中國、臺灣、韓國等東亞裔逐漸多起來。今天,增長最快的族裔是孟加拉學生」,而且「超過一半的特殊高中學生來自低收入戶家庭,享有聯邦免費/優惠午餐資格。」
「這正是SHSAT的迷人之處」,陳慧華說道,這些不斷變化的面孔正是精英制度的樣貌!
但是,當白思豪看到東亞和南亞裔占全市總體學生16%、卻獲得特殊高中50%錄取率時,他直呼「史岱文森高中看起來不像紐約市」。
在「探索計畫」中刻意保留20%席位給沒通過SHSAT考試的學生,另一個有如哈佛「區域多樣性」計畫,限制僅每所中學前7%學生可獲錄取,而亞裔學生僅集中在少數幾所中學。
作者評論稱,市長這些措施強化著有針對性的種族平衡,更糟糕的是,可能導致大多數學生不再受激勵、不再對特殊高中的運作水平預做任何準備。「這些作法正好和精英制度相背離。」
文章提到,去年秋天,一位市府官員在一公開場合描述亞洲父母節儉攢錢以供孩子準備考試之補習費用,他稱「這太瘋狂了!」
陳慧華反駁說,「不對,我們稱之為『用功讀書』,我們不需為這道歉。」她強調,特別是學校教學不斷降低標準以滿足人為強加的指標時,家長要學生用功讀書尤為必要。
文章中控訴市府歧視亞裔是違法的,違反了憲法第14修正案平等保護條款,該條款禁止政府種族歧視,無論歧視行為是公開的還是隱蔽的。◇
責任編輯: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