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綜合報導)一位無奈的媽媽走進網吧,拍下13歲兒子連續打48小時電玩後的模樣。少年空洞的神情「彷彿喪屍」,無視鏡頭就在身旁,連動手指吃飯的時間也捨不得,媽媽只好用手抓起飯菜,一口一口餵到嘴邊。
電玩成癮「猶如喪屍」
這位媽媽是菲律賓新怡詩夏省(Nueva Ecija)37歲的莉莉白.瑪維爾(Lilybeth Marvel)。從她上傳YouTube的影片可見,兒子卡利圖.加西亞(Carlito Garcia)雙眼緊盯電腦螢幕,對於母親站在一旁拍攝幾乎沒有反應。
但是兒子非但不領情,甚至有些焦躁不安,怕媽媽干擾自己打遊戲。
瑪維爾知道兒子沉迷電玩遊戲,因此擔心如果在他沒完沒了打遊戲的時候不給他送飯,兒子根本就不會吃東西。
早先,為了長時間連線游戲,加西亞時常翹課。瑪維爾說兒子就像「喪屍」,她在兩年前就開始擔心他打電玩成癮的問題。
為幫助兒子,瑪維爾可謂費盡心思。她接受英國《鏡報》採訪時說:「我以前只是嘮叨他玩電玩,但那樣沒用,所以我正在嘗試其它方法。」
她又說:「我試著讓他覺得無論生活中發生什麼,我都是他的母親,會愛他並照顧他。」
加西亞顯然還不能了解母親的苦心,每當瑪維爾試圖下令禁足時,一樣偷溜到網咖。瑪維爾和丈夫為了幫助兒子解決電玩成癮問題,只好讓他輟學回家。
加西亞的祖母也非常關心孫子的健康狀況,怕他會營養不良而持續送來維生素。
世衛組織:打電玩上癮的三個病狀
近幾十年來電腦、智慧手機和遊戲設備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許多家長都很擔心電子產品對小孩身心健康的潛在影響。
去年,世界衛生組織(WTO)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添加到其疾病分類列表中,並列出了三個主要症狀,但電玩產業的開發者並不以為然。
弗拉基米爾.波茲尼亞克博士(Vladimir Poznyak)是世衛組織精神衛生和物質濫用司官員,他告訴CNN:「症狀之一是遊戲放在第一順位,其它事情通通排在後面。」
「第二個特徵是『行為失控(成癮)』」,波茲尼亞克接著說, 「即使帶來負面結果,打電玩行為依然繼續,甚至更沉迷。」
例如,「電玩失調症」患者即使感到飢餓和口渴,也會拒絕吃喝。
第三個特徵,是個人在其家庭、社會、教育或職業中的角色受到嚴重損害。
此外,「電玩失調症」帶來的影響還包括睡眠不安、飲食問題、身體活動缺乏等等。
研究首次確認:兒童接觸屏幕越久 發育越不良
研究已經顯示,「無處不在」的螢光屏會損害幼兒發育。
去年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顯示,2至3歲幼兒接觸螢屏時間越長,到3至5歲時的發育表現就會越差。
首席研究作者、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助理教授雪莉.梅迪根(Sheri Madigan)告訴媒體:「(兒童能否接觸)螢屏已經是為人父母者關注的重點,因此我們想要了解更多有關接觸螢屏時間對兒童發育的影響。」
其實此類研究早已有之,但梅迪根等人的研究成果卻首次證明,兒童接觸螢屏時間長短對健康發育確實存在長期影響。
· 沉迷電子遊戲難以自拔 一群東西方人有妙方
· 躲在家不出門不工作 可能是亞斯伯格症候群
· 12歲以下的孩子 別讓他們碰「社交媒體」
責任編輯:蘇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