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典故新解】士別三日 當刮目相看

——呂蒙,從寒門子弟到名將國士
作者:俞元
font print 人氣: 55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呂蒙出生寒門,目不識丁,後來卻成為東吳四大都督之一,最後兵不血刃智取荊州,活捉關羽,名震天下。他的畫像被放入祭祀姜子牙及歷代名將的武廟。

他膽氣過人,十五歲就偷偷跟著姐夫鄧當打仗,豪言「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後隨孫權征戰,屢建奇功,逐漸身居要職。他因胸無點墨,被同僚戲稱為「吳下阿蒙」。

後來孫權以孔子「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以及自己讀書的受益體會,勸勉他多學習,借鑒歷史教訓,開闊眼界思想。於是呂蒙博覽群書,手不釋卷,日積月累,學識超過當時的大儒。孫權大為讚賞,稱他為「國士」。

一日,東吳大都督魯肅去看望呂蒙,呂蒙為他策劃了五種應對蜀國關羽的方案,魯肅大驚「你學識淵博,已不是吳下阿蒙了」。呂蒙笑著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呀!」那麼他讀書後,到底有哪些地方讓人刮目相看呢?

一、盡忠為國:呂蒙最初是為了改變家貧、博取功名而去打仗。後因戰功屢受封賞,他把所賜金銀珠寶悉數封藏,死後由家人全部上交國家。

二、胸懷廣闊:呂蒙年少時在軍中遭人譏笑、輕視,呂蒙一怒把那人殺了。後來呂蒙能以國事為重,向孫權推薦曾經告發自己的蔡遺做豫章太守。猛將甘寧暴躁好殺,多次與呂蒙有衝突,呂蒙均能容忍,最後兩人結為好友。

三、智謀絕倫:呂蒙早年的戰鬥,以勇猛取勝。飽覽典籍後,常以謀略取勝,尤以智擒關羽聞名。他先詐病麻痺關羽;接著將精兵偽裝成白衣商人,一舉拿下荊州;對當地百姓秋毫無犯,病者給醫,饑寒者給衣糧。關羽軍中將士聞訊後,歸心似箭,還沒打仗,關羽就已潰不成軍,最終被俘。呂蒙實現了吳國多年奪回荊州的夢想。

四、情深義重:呂蒙曾經與吳將成當、宋定、徐顧的軍營為鄰。三位將軍死後,孫權將他們的軍隊歸併給呂蒙。呂蒙不受,連續三次上書給孫權,陳訴三位將軍勤於國事,不能讓他們年幼的子弟荒廢時光耽誤前程。呂蒙見孫權接受了他的建議,就選擇老師來輔導三將的子弟,由此可見呂蒙的人品與德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呂蒙通過後天的勤奮學習,不斷消除自己先天的「蒙」——矇昧無知,言行修養上不斷有新的進步。士別三日,煥然一新,令人刮目相看。「蒙」越少,越有作為。讀書任何時候都不晚,早讀典籍,早受益!@*#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常被現代人用作勸導惡人停止作惡的警句,也有佛教中人說是要放下人的惡言、惡行、妄念等諸多煩惱。有案可稽,這句話指的不是一般殺人越貨的強盜,而是那些殺人無數,卻不是出自本心,最後能成就正果的人。
  • 葉公本名沈諸梁,楚國王室後代,24歲時被楚昭王封到葉邑(今河南葉縣南舊城)。他組織葉邑百姓興修了東、西兩陂大型水利工程,東陂防洪、西陂蓄水。他把水利施工圖畫在自家牆壁上(因為竹簡不適合畫圖)、梁柱上、衣服上,在每個水渠的出水口都畫上龍,並稱之為「水龍頭」,以求風調雨順。
  • 「濫竽充數」的故事家喻戶曉。齊宣王愛聽吹竽,每次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不會吹竽,卻跟齊宣王誇自己吹竽,鳥獸聽了翩翩起舞。齊宣王很高興,給他同樣優厚的待遇。齊宣王死後,兒子齊泯王繼位,喜歡聽一個人的獨奏,南郭先生知道混不下去,就逃了。
  • 《列子‧湯問》中有篇寓言故事,年近九十的愚公想要挖平擋在門前的兩座大山。他率兒孫三人上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一年往返一次。鄰居有個七八歲的孤兒,蹦蹦跳跳跑來相助。河邊有智叟嘲笑說,愚公剩餘的歲月連草都動不了,如何挖動山?愚公說:「我們家一代又一代,子子孫孫無窮盡,怎麼挖不平山呢?」智叟無語。山神聽了,趕緊向天帝報告。天帝感念愚公的誠心,命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兩座大山。愚公出行再也沒有高山阻擋了。
  •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句話在中國流傳已久,現在人們都理解成:別人瞪我一眼,我也瞪他一眼;別人用牙齒咬我,我也咬他。其實,這句話來源於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意義完全相反,法典規定:如果一個人擊落別人的牙齒,他的牙齒也要被打掉;如果一個人挖了別人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要被挖出來。
  • 《列子.天瑞》中有一篇寓言故事,說古代有個杞國人整天擔心天塌地陷,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杞人因憂天而被貽笑千古,人們認為他的憂慮是毫無根據和不必要的。子非杞人,焉知杞人之憂?你知道他有過什麼樣的可怕經歷嗎?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岳飛早期從軍抗金,雖然職位低微,卻憑藉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將宗澤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澤,卻不贊同他的作戰方式:「你的勇敢機智和才能武藝,遠超古代的良將。但是你喜好野戰,不是萬全之計啊。」岳飛的回答,卻有著過人的智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