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經濟

分析:中國經濟話題 中外媒體報導大不同

【大紀元2019年0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俗語說,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同一個中國經濟話題,中外媒體的報導居然大不同。在世界各地頭條新聞報導中國經濟放緩的消息時,中共官方媒體卻繼續清一色播報「形勢大好」的宣傳稿。

原因是中國經濟放緩的真實報導令中共恐慌。美國筆會曾調查多家駐華外國媒體記者、整理發表的報告說,中共高層最害怕的就是負面的經濟報導,相關部門甚至會直接打電話要求外國媒體撤下這類報導、或者以記者簽證續簽等要挾外媒。

新聞報導重在事實,而非為政權進行輿論助力,有意識地誤導輿論那叫宣傳。香港《南華早報》近日簡單對比了中共官媒與外國媒體對中國經濟的報導。

國內生產總值(GDP)

這是被視為經濟整體健康狀況晴雨表的指標,描述「經濟增長」速度。

中國經濟在2018年增長了6.6%,是自1990年以來增長最慢的一年。2017年的GDP增速是6.9%。

 外國媒體的報導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

標題:中國經濟面臨十多年來最艱難的一年

摘錄:「中國經濟面臨十多年來最艱難的一年,一些經濟學家警告說,由於消費者信心惡化、製造業放緩,以及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的關稅對中國——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造成損失,中國真正的經濟增長率將降至4%。」

中共媒體的宣傳

《人民日報》

標題:超過90兆元!中國經濟達到新高

摘錄:「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估計為90.0309兆元,首次超過歷史最高紀錄90兆元。」「2018年GDP的年增長率為6.6%,實現了6.5%的增長目標。」

點評

中國經濟減速是國際社會、包括中共都自認的事實,但中共的宣傳卻會誤導讀者,讓人不能了解中國經濟的真實面。

前里昂證券(CLSA)上市衍生品和合成股權部門的董事總經理豪伊(Fraser Howie)曾撰文解讀中國經濟數據。「中共的GDP數據必須被理解成它是政治目標,而不是經濟產出的衡量標準。事實上,幾乎任何由(中共)政治領導推動的數字都會達到目標。」他寫道。

出生率

出生率下降將導致對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長期擔憂。人口老齡化將導致勞動力人口減少,並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中國2018年新生兒數量下降至1,523萬,這是自2014年中國放寬獨生子女政策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數字也低於2016年的1,786萬和2017年的1,723萬。

外國媒體的報導

《愛爾蘭時報》

標題:中國出生率降至60年來的最低水平

摘錄:「中國出生的嬰兒數在2018年降至近60年來的最低水平,儘管當局努力鼓勵生育更多孩子,已有跡象表明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出生率正在放緩。」

「人口數據增加了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益增長的擔憂。由於中共政府正在處理與美國持續的貿易戰以及高債務水平的問題,中國上一季經濟增長是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速度。」

中共媒體的宣傳

新華社

標題:中國人口仍處於相對穩定的增長期

摘錄:「國家統計局人口與就業統計部門負責人表示,『全面的二胎政策』在提高生育水平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二胎嬰兒的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初生兒數量下降的影響。

「他補充說,即使適齡勞動人口減少以及人口老齡化,中國仍然有人口紅利,勞動力資源充足。」

點評

「出生虛高,死亡虛低,人口已經開始負增長。」他說。根據他的估算,2018年中國人口增長已經從正轉負,淨增長為-120萬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官方11月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2018》已不再包括中國女性的生育率(分年齡組育有多少孩子)的數據。

通常研究人員通過育齡婦女生育的平均子女數、推算中國的總生育率,這一數字上一次出現是2016年的統計年鑑。

失業

考慮到大規模失業可能導致社會動盪,保持低失業率是中共政府維穩政策的重點。

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說,中國城市失業率在2018年12月達到4.9%,比2017年12月低0.15%。另一項失業指標——登記失業率,在2018年底為3.8%。

外國媒體的報導

外交官(美國)

標題:中國的經濟放緩開始衝擊就業

摘錄:「中國國內經濟的下行壓力越來越大,使就業形勢尤為嚴峻。」

「現實證實了中國嚴峻的就業形勢。互聯網行業正經歷一場低迷時期。中國的互聯網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是求職者的理想之選。但自9月以來,阿里巴巴縮減校園招聘計劃的消息已引起互聯網的騷動。與此同時,有消息傳出百度和京東已經停止了社會招聘,騰訊將解僱約6,000名員工。」

中共媒體的宣傳

央視

標題:中國就業新變化——解讀中國的年度經濟成就

摘錄:「中國就業市場在過去一年保持穩定發展。城市地區新增就業崗位創歷史新高,促進了經濟增長,鞏固了社會穩定。」

點評

就業是中共維穩的重點,自然媒體宣傳也要配套。

對愈演愈烈的裁員、凍結招聘潮,這些傳聞中的企業都紛紛否認此事,原因是強調「維穩」的中共政府通常把企業提供「就業機會」當成政治指標下放,把企業大量裁員、增加失業人口視為敏感。

穩就業已多次出現在中共的高層指示上。2018年12月5日,中共國務院公布促進就業方案,規定2019年只要企業不裁員或少裁員,政府將返還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貿易

自2018年7月以來,美中貿易戰爆發,中國出口和進口的貿易數據一直受外界關注。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18年12月的出口總額下降至2212.5億美元,較11月下降1.4%,較2017年同比下降4.4%。

但2018年全年出口總量是七年來的最大水平,對美貿易順差創下歷史新高,受上半年強勁增長和下半年提前出貨的推動。這兩個數據都是同時發布的。

 外國媒體的報導

《日本時報》

標題:12月中國出口收縮幅度為兩年來最大,為全球經濟帶來風險

摘錄:「12月份中國出口意外下降兩年來最多,同時進口也出現萎縮,表明2019年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進一步疲軟以及全球需求惡化。週一中共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2018年創下了對美國的最大貿易順差,這可能促使美國總統川普在激烈的貿易爭端中對北京施加壓力,這加劇了中共政策制定者的擔憂。」

中共媒體的宣傳

新華社

標題:超過30兆元!中國的對外貿易量在2018年創下歷史新高

摘錄:「中國的對外貿易額在2018年創下歷史新高,比2017年的峰值增長了9.7%。」

中國海關總署發言人李奎文表示,「中國有望繼續保持其作為全球最大商品貿易商的地位。」

點評

中共媒體對貿易戰的宣傳調子一直在變變變,但核心都是一個,不能透露任何中國經濟不利的信息給民眾。因擔心媒體報導引發不穩定或使已經緊張不安的金融市場陷入困境,中宣部頻頻給媒體下達新的「維穩」政策指令,要媒體緊密跟從「黨」的路線。

而歐美國家的傳媒大多屬私人企業,政府不會干預媒體的合法、獨立運作。在與政府相關的報導中,不可能也不會出現政府給媒體的用詞用字及政治態度的指示,甚至有時候對本國領導人或政策的批評甚過他國。

消費

中國試圖將其增長模式從以貿易、投資和基礎設施為動力的模式轉變為以國內消費為基礎的增長模式,消費數字通常是政策舉措進展的晴雨表。

2018年中國消費品的年度零售額增長9.0%,低於2017年的增長率10.2%。

 外國媒體的報導

《衛報》(英國)

標題:由於中國經濟放緩,消費者備感壓力

摘錄:「對許多依賴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能力的企業來說,寒冬已經到來。經過幾十年的快速增長,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放緩,中國消費者正在感受到壓力。」

中共媒體的宣傳

新華社

標題:建立強大的國內市場,消費者支出如何刺激經濟增長。

摘錄:「中國的年度零售額在2018年超過了38兆元大關,再次證明了消費者支出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的地位。」

點評

新華社的報導顯然難以自圓其說。從現實看,擴大國內消費(內需)已成中共所剩無幾的經濟發展選擇之一,它的最新選擇「消費下沉」,更試圖將擴大內需的重擔套在底層百姓頭上,通過各種行政手段、經濟措施,刺激、誘使他們去消費。

大紀元財經記者何堅撰文說,「消費下沉」到底是拉經濟,還是將韭菜割得連根都不剩?

他表示,依據經濟學理論,國民經濟中拉動消費的主力是中產階層,因為高收入階層消費傾向於奢侈品、低收入階層則有心無力。

「但現在的中國經濟中沒有明確的中產階層,在經濟寒冬中,連主流階層都拉不動的消費,中共要讓農村居民用什麼來拉?」何堅說。#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