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幼學》故事(13)明皇遊月殿

作者:劉如

幼學瓊林。(古瑞珍/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654
【字號】    
   標籤: tags: ,

【原文】

中秋月朗,明皇親遊於月殿;九月風高,孟嘉落帽於龍山。

【注釋】

明皇:唐玄宗。
月殿:月宮。
孟嘉:人名,晉朝名士。
龍山:山名。

【語譯參考】

中秋夜的月色明亮,唐明皇曾到月宮中遊玩;九月重陽節日,高處風大,孟嘉登龍山,被山風吹落了帽子。

【讀書筆談】

這一課的內容很簡單,主要講了跟中秋和重陽這兩個傳統節日有關的典故。一個講的是唐玄宗李隆基遊月宮制定出霓裳羽衣曲。這個故事可詳見本課的「說故事時間」。這裡只說唐玄宗為何又叫唐明皇,其實唐明皇是清朝時的稱呼,玄宗是李隆基的廟號,而「明皇」據說來自其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所以避開唐玄宗的說法,多稱其為唐明皇。

圖為北京頤和園長廊彩繪:唐玄宗遊月宮。
()

那麼,廟號是什麼呢?就是古代帝王死後,為了在皇室太廟立室奉祀,特立名號,叫廟號。既有追思先祖帝王的敬意,又有紀念皇帝偉大功績或者顯著仁德的用意,所以漢以前有過傑出貢獻和優秀作為的皇帝,方配擁有廟號。

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廟號最初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非常嚴格,開國君主一般是祖,如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以示功德顯著,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賢明者為宗。如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是指不敢懈怠,謹慎守成之主,仁宗、聖宗、孝宗、睿宗等皆意為明君賢主。

漢朝以後承襲廟號制度。並對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只有諡號。有廟號者極少。由於漢朝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諡號都有「孝」字。也就是說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諡號,但配得到廟號的很少。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史書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用之),劉恆為太宗,劉徹為世宗,東漢劉秀為世祖,也是開創東漢王朝的意思,功德顯著,所以為祖。

元.任仁發〈張果見明皇圖〉此畫描繪唐明皇接見傳稱為「八仙」之一張果老的情景。(公有領域)

唐以後繼承漢代的習慣,但擁有廟號的帝王就比較多了。而諡號起源於周朝,也是死後的稱號,但不限於帝王,既可以用在古代帝王,也可以用在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身上,是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的一種稱號,目的是褒貶善惡。所以比起廟號,它要評價人的善惡,更像是高度集中的評語,唐朝後就變得比較長。

在稱呼帝王時,廟號常常放在諡號之前,同諡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另外一個典故,說的是晉朝名聞天下的大才子孟嘉重陽登高,被風吹落帽子,留下千古風雅的故事。(見下文)

【說故事時間】

唐明皇遊月宮

相傳鄂州人羅公遠會道術,有一年中秋夜,伺候唐明皇在宮中賞月。羅公遠看唐玄宗目不轉睛的一直望著明月,便邀請玄宗去遊月宮。

他取出一根拐杖向著空中擲去,化為一座銀色的大橋,他請玄宗一同登上大橋。差不多走了數十里遠,覺得金光奪目,寒氣逼人,才發現到達一座大宮殿前。面前有座玲瓏四柱牌樓,上面有個大匾額,寫著「廣寒清虛之府」六個大金字。羅公遠說:「這就是月宮了!」

玄宗見到有數百個仙女穿著白紗寬衣,在廣大的宮廷中跳舞,歌聲嘹亮,音韻非常優美,便問說:「這是什麼曲子?」羅公遠回答說:「就叫霓裳羽衣曲。」玄宗素曉音律舞蹈,將兩手按節,牢牢記住那曲子的聲調,回到宮中,立即命人依照他所記的聲調,編成了一支「霓裳羽衣曲」。

台灣國立藝術大學舞蹈系的演員們在2005年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上表演舞蹈《霓裳羽衣舞》。(大紀元圖片庫)

孟嘉落帽 頌千古儒雅

孟嘉落帽,既是典故,又是成語,形容翩翩君子的儒雅與洒脫。

孟嘉,江夏人。東晉時的儒雅名士,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外祖父 。既才華橫溢,又孝悌忠厚,十分有雅量,毫無半點狂傲,態度謙和,可謂文質彬彬,君子的典範。他名揚京師,先後受到了中書令庾亮、太傅褚裒、大將軍桓溫等人的器重和欣賞,甚至當時的帝王晉穆帝都非常仰慕他,還親自接見。其生平及典故主要見載《晉書.桓溫傳》及陶淵明所著《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孟嘉幼年喪父,侍母至孝,與兩個弟弟十分友愛和睦。受到鄉人的稱讚。孟嘉不僅在家孝悌,且襟懷寬廣,淡泊名利,二十歲時,已受到同輩人的敬佩。無論是多麼有才的名士,都讚嘆孟嘉溫文儒雅、平易曠達,因此孟嘉名冠州裡,聲傳京師。

東晉初年,孟嘉就因才氣和人品被中書令庾亮看重,庾亮出鎮江州(今九江)時,將他招為從事,佐理軍務。有一次太傅褚裒過訪江州,庾亮設宴招待,遍請江州大小官員及名人賢士作陪。褚裒久聞孟嘉才名,但未曾謀面,居然能在眾多賓朋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一眼認出孟嘉。庾亮死後,征西大將軍桓溫繼任江州刺史,他見孟嘉待人謙遜正直,很是看重他,便任命他為參軍。孟嘉落帽的故事於是就發生了。

那年的九月初九重陽節,桓溫帶著屬下的文武官員遊覽龍山,登高賞菊,在山上設宴歡飲,桓溫的四個弟弟和兩位外甥都列席。當時大小官員都身著戎裝。山上金風送爽,花香沁人心脾。突然一陣無頭風撲面吹來,竟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但他仍舉杯痛飲。桓溫見了,暗暗稱奇,以目示意,叫大家不要聲張,看孟嘉有什麼舉動。但見孟嘉依然談笑風生,渾然不覺。

清 黃鉞《載酒登高》。(公有領域)

又過了很久,孟嘉起身離座去上廁所。桓溫趁機讓人把孟嘉的帽子撿起來,放在他的席位上。又命人取來紙筆,讓人寫了一張字條,嘲弄孟嘉落帽卻不自知,有失體面。桓溫覺得很有趣,想乘酒興調侃他一番。便把紙條壓在帽子下。孟嘉回到座位時,才發覺自己落帽失禮。但他一點也不慌張,順手拿起帽子戴正。又拿起字條看了一遍,不但沒有生氣,還立即請左右取來紙筆,不假思索,奮筆疾書,一氣呵成一篇詼諧而文采四溢的答詞,為自己的落帽失禮辯護。桓溫和滿座賓朋爭相傳閱,無不擊節嘆服。

孟嘉在官員雲集的聚會中帽落依然風度翩翩,被嘲笑還能從容應對,如此雅量幾人能做到?人們感念他的驚世才情和君子的風度,遂用「孟嘉落帽」稱頌君子的儒雅與瀟洒自如的才情。

(資料來源:正見網傳統文化教材)

點閱【幼學瓊林】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這一課,講到雪花飄落大地,呈現六瓣,預示著豐年的到來,將來農業會豐收,也就是瑞雪兆豐年的另一個說法,非常富有詩意和文學色彩。學到天文與人事的相連性的知識,也學到了富有文學色彩的表達方式。
  • 中國文化是半神文化。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神」和「人」之間的界線不是很嚴格,天上的神隨時可以下凡來,而地上的人也可以上天請求神的幫助。
  • 《列子.湯問》中記載,在渤海東邊遙遠的地方,有一個眾水匯聚的海中之谷,叫做「歸墟」。「歸墟」深不見底,相傳裡面有五座神山,他們的名字是「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
  • 「年」的故事對世界各地的華人而言,黃曆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這是一個充滿喜氣與歡樂的節日,更是親友團聚的好日子。
  • 大約殷商時人們已知道立竿測影來定季節,古代人們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節所見到中午時太陽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並不相同,人們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根據全年觀測的結果發現,夏季時其陰影似乎較短,冬季時則較長,顯然隨著季節的變化,竹竿受陽光照射造成的陰影,其長短會跟著變化,因此取中午時竿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又稱日北至或日長至;取竿影最長的那天為冬至,又稱日南至或日短至。
  • 吳兢據實寫史,不因宰相張說的要求而更改史實;袁樞秉公修史,不以章惇為同鄉而粉飾其過失。
  • 韋述兄弟都是傑出的人才,盧植為讀書人的楷模。
  • 毛遂自薦。(清玉/大紀元)
    就像放在囊中的錐,尖端會刺透囊袋顯露出來,才能出眾的毛遂,一遇到機會就顯露出本領。終軍志向遠大,入京時丟棄出入關隘的信符,表示出關後不再復還。
  • 太尉張顥敲破山鵲化成的圓石,得一金印;太守孟嘗改革弊政,離去的珠蚌又自動返回了。
  • 趙鼎剛強不屈,保國忠心九死不移;朱穆專心攻讀,狀似痴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