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五戊宴社
【原文】
五戊雞豚宴社,處處飲治聾之酒;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針。
【注釋】
(1)五戊:立春或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稱春社或秋社。
(2)豚:小豬,也泛指豬。
(3)宴:宴請、宴飲。
(4)社:社日,指春社、秋社。
(5)治聾之酒:俗傳社日飲用的酒,可以治療耳聾。
(6)七夕:黃曆七月七日晚上。
(7)牛:牛郎。
(8)女:織女。
(9)針:針。
【譯文參考】
春社、秋社那天,家家戶戶以雞豬祭祀土地神,宴請賓客,並且飲用可以治耳聾的社日酒;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織女渡河相會,婦女們都對著月亮穿七巧針,乞求得到織布繡花的技巧。
【讀書筆談】
一、 關於第五個戊日
在古代,人們用10個天干和12個地支互相搭配,表示年、月、日、時,天干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跟表示年份一樣,干支紀日也是「天干」在前,由「甲」開始,「地支」在後,由「子」開始,互相搭配。如甲子、乙丑、丙寅等,依次下去。干支紀日始於甲子,由於天干比地支少兩個,所以,這樣的搭配,如果最終要終於癸亥(也就是天干的最後一位「癸」與地支的最後一位「亥」能夠搭配上),要經歷60天,所以每60天為一個甲子周期。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就是從立春那天開始,第五個以天干「戊」搭配某個地支紀日的那一天。立秋後的也是以此推算。
二、關於社日
「社」是土地之神。古人稱天為皇天,地為后土,所謂皇天后土,共同孕育了生命與萬物,因此,人們崇敬天地,認為土地有神的主宰,如大地之母,因此先秦時代,就有了祭祀土地神的活動。於是祭祀社神的日子就叫「社日」。那時社日並不固定。
到了唐宋時代,社日被固定下來,一年兩次。也就是文中提到的立春或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稱春社或秋社。春社正逢萬物生發,適合耕種的季節,主要為祈穀,祈求社神賜福、五穀豐登。所以,春社目的是祈求神的護佑。秋社是秋收季節,為的是報神,在豐收之後,報告社神豐收喜訊,目的是答謝社神,表達對土地神的感恩。
社日這一天,人們聚集在社廟,擺上豐富的食品供奉社神,大致有社酒、社肉、社飯、社麵、社糕、社粥等,不同地方,其供奉各具特色,在祭祀完畢後,把食物給大家分享。
社酒,是社祭用的酒,相傳飲社酒可以治療耳聾,所以大家都不醉不歸。
社肉,社祭時用的肉,祭神完畢後,分割給參加社祭的每一戶人家。能夠分到社肉,人們認為是受到神的恩賜。所以陸游在《社肉》一詩中寫到:「醉歸懷餘肉,沾遺遍諸孫。」他把肉帶回家,分給子孫們,讓全家老少都能感受到神的恩惠。
社飯,是祭祀社神所用之飯。先做好米飯,再把豬肉、羊肉、腰子、肺、肚、鴨餅、瓜、薑等切成薄片、調和五味,鋪在米飯之上。用葫蘆盛好,相互贈送。
通過祭祀社神的活動,人們在享受豐盛食物的時候,就會念念不忘土地之神的恩德。代代傳承感恩之心,絕不會狂妄自大,破壞有序的大自然。
關於七夕,可參看相關故事。
【說故事時間】
七夕的傳說
每年黃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這個節日和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牛郎、織女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中:「或以其酒,不認其漿,鞙鞙佩璲,不認其長。維天有漢,鑒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救天畢,載施之行。」當時指的是天上的星座。
西漢時,牛郎、織女被描述成兩位神人,班固的西都賦中曾有「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的描寫。一直到東漢的《古詩十九首》,才在牛郎、織女間添加了愛情。南北朝時,任仿在《述異記》中描述::「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可見牛郎、織女傳說故事已成型。
相傳古時候天上和人間只隔著一條淺淺的天(銀)河,織女是天上美麗的仙女,有著一雙靈巧的手,可以織出千變萬化的衣裳。而人間有個善良的年輕人,名叫牛郎。他的父母早逝,跟著兄嫂過活。嫂子待他十分苛刻,還唆使兄弟二人分家,自己占據了所有的家產,只分給牛郎一頭老牛。這老牛原來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觸犯天條被貶到凡間為牛。牛郎善良勤勞,又細心照顧老牛,所以老牛就決定要幫助他。在老牛的指點下,牛郎見到了織女,並娶他為妻。兩人成親後生下一雙兒女,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不久,忠心的老牛死了,死前它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剝下它的皮,遇到困難時,就會派上用場。
天帝得知織女私自下凡並嫁給牛郎,十分震怒,就派王母娘娘下凡將織女帶回天界。牛郎情急之下,用一擔籮筐挑起兩個孩子,披上牛皮,飛快地追趕王母娘娘及織女。眼看就要追上,此時,王母娘娘用頭上的髮簪,畫出了一條波濤洶湧的天河,從此二人分隔在銀河的兩邊。牛郎和一雙兒女站在河邊大哭,哭聲驚動了天帝,於是就讓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
相傳,每年到了七夕,就有無數的喜鵲飛上天去,搭成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人渡河相會。
(資料來源:正見網傳統文化教材)
點閱【幼學瓊林】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