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12月30日訊】作者:陳彥玲博士 / 整理:曹景哲・大紀元
逃學,加入黑社會,成年後被通緝,有家不能回——這位父親的童年到底經歷了什麼?您的孩子是否因為聰明,有想法,愛挑戰權威,而遭到打擊和排擠呢?幼兒時期的不安,會給以後的人生帶來負面影響,而且越聰明的人越能記住兒時的細節。
父母不經意的做法,甚至斷奶的方式,都會給孩子帶來非常不安的感覺,打破孩子美好的世界,以及他們平順的邏輯。這種不安會給孩子帶來很長久的影響。
我曾經接到來自醫院的電話,說有一個病例很難處理,醫院實在是不太能幫助病人什麼了。他們在別人的介紹下找到我。這位病人是個女孩,她母親發現自己的女兒太容易說謊了,很嚴重的撒謊。而且,女兒的價值觀也發生偏差,她認為不用讀書了,只要有錢就好,可以去做各種不同,大人聽著很可怕的工作。
媽媽覺得很難管教這個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這個孩子就是醫院的病人,她媽媽提出這個需求的時候,就要找社會福利單位來解決。後來,社福單位發現這個孩子不是醫療問題,而是醫療、社會環境和教育的綜合問題。當時孩子已經入學了,就把我找去了。
我的爸爸是黑道老大
我在治療前開出幾個條件,首先是要去探訪她的家庭;第二個是要去學校與老師溝通;第三個是要見她的爸爸。她爸爸當時被法院通緝,潛逃在外,所以我要見他也不太容易了。
以長久的經驗和前輩給予的智慧,我發現,如果一件事情是對人有益的,只要你不放棄,不斷向那個方向努力的話,這件事情往往會成功。
後來,我就對這個家庭進行輔導,那時孩子的父親是逃亡的狀況,找不到他。她的父親有時會半夜回家,帶著內疚的心情出現,然後帶著這個唯一的孩子到外面大吃一頓,第二天早上就離開了。
她父親出手闊綽,有時吃一頓要花三千多塊台幣,這讓媽媽很難管教孩子。早上給她30塊早餐錢,孩子根本不搭理,因為昨晚剛剛吃過三千塊的大餐,30塊錢的早餐簡直無法下嚥,這個媽媽因此而非常痛苦。
在持續幫助她們的過程中,有一天晚上,我打電話到她們家找媽媽,結果那個爸爸剛好回家,他接了電話。
黑道老大的心聲
我就表明身分,相信那個爸爸也感受到我的誠意。因為,當時我做了制度上不需要我去做的額外許多事情。
我不僅輔導了這個孩子,還輔導了她班上的其他孩子。而且,我動用了自己的資源,把她的學生也請來,幫助整個學校,還有那個孩子住的整個社區。那個孩子的父親是有感受到的。
我當時電話中說,找孩子的媽媽有事情,那個爸爸說能給他5分鐘的時間聊聊嗎?於是我們就聊了起來。
當時,那個爸爸的案子已經判決,雖然不追究他的罪行,但要他接受心理治療,政府付錢要他參加一些課程。那個爸爸去了一兩次就不再去了,那個課程就發揮不了作用。
他和我說到如何走上這條道路,是因為從小就常常處在不安情緒之下,他小時候常常被嘲笑,被誤解。
我說,很多聰明孩子的行為舉止,大人是看不懂的。大人會用自己的標準立刻就去批評這個孩子,甚至嘲笑這個孩子。比如,孩子在上課的時候,會問一些老師回答不上來的問題。或者是突發奇想,告訴你不是這樣的,實際是那樣的等等。
有一部分老師是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孩子,非常不喜歡,認為他就是來搗蛋的。這樣的老師會在語言上、座位安排上,甚至是眼神上排斥這種孩子。
那個爸爸從小就是很聰明的孩子,他很有想法,也很有自尊。他受不了老師的這種不屑和排斥,最後連初中都沒畢業就輟學了。
他後來與太太發生矛盾,要離婚的時候,寫了離婚協議書。我看到這個離婚協議書的時候,嚇了一大跳,發現自己的中文都沒有那個爸爸好。他寫得太精采了,所用的文藻不是一般人能寫得出來的,可是他連初中都沒有畢業。
他在學校得不到認同,他的不安得不到梳理和理解,於是他就開始逃學、翹課。他被那些表面很講義氣的黑道人士所吸引,他在那些人當中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因為聰明過人,別人辦不了的事情,他參與了就能辦成,慢慢他就成了一個黑道老大。他就再也無法回頭了,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苦難。
幼兒時期的不安,會給以後的人生帶來負面影響,而且研究發現,越聰明的人越能記住童年時候的細節。
他的不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歸宿感。在這麼多不安和誤解之下,他的情緒會變得越來越糟糕,他老不覺得自己是屬於這個團體裡面的,他老是表現得躁動、浮動。
嚇破膽的後果
我不建議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去嚇唬他。有句話叫「嚇破膽」,其實過度驚嚇會導致膽出狀況,影響孩子的生理平衡。
孩子被驚嚇時,膽氣會受損,膽的功能會變得不順暢。膽有一個重要的生理功能是負責消化脂肪,當膽氣受損時,脂肪就不容易消化,吃東西就感覺到堵在肚子裡。
為了美味好吃,做菜的時候總會用些油,包括用乳酪起司,像披薩。孩子吃了之後,會堵在那裡。因此孩子在情緒上拿捏不好,大人也不清楚是為什麼。
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大人不一定會認為那些負面事情的影響會那麼大、那麼久,可能會想這些會慢慢修復吧。
我認為,一部分可以自我修復,一部分就隱藏起來了。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受過各種傷害和打擊,但如果周圍環境對他有支持、開導、引導的話,這個孩子就不怕失敗和打擊,他會滿面春風,樂觀快樂。
家長需要學習
當大人經過學習和訓練之後,會成為更有智慧和辦法的父母,能理解孩子的各種舉動,做出正確的應對,這個很重要。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一門課程是「兒童的發展」。老師上課第一天,拿著《兒童發展學》教科書,指著封面上的非常可愛的孩子問學生,認為孩子是這樣的請舉手,結果舉手的都是那些沒有養過小孩的人。其實,養過小孩的人都知道,孩子並不總是可愛的。那個老師就是要打破學生的觀念,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要學習的有那麼多。
那個大學老師年紀很大了,但堅持給自己的孩子餵母奶,這是一個很好的身教。她還教會學生們,要清楚自己作為父母的話要做哪些事情,再加上一些技巧,就會成為很好的家長。#(待續)
陳彥玲老師小檔案
陳彥玲老師三十多年來幫助過中國、台灣、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美國、歐洲與澳洲和新西蘭的父母和老師,解決了無數的難題,讓許多父母和師長將陳老師視為終生的顧問。陳老師服務的範圍不只限於親職與教育領域,也跨足公私立企業的研發與文化建立,這些不同領域的經歷,讓陳老師能以更全面與宏觀的內涵,引導父母與老師們教育出更健康的世紀英才。
陳老師擁有美國身心醫科大學(現為身心研究所)能量醫學暨整體心理學博士、台灣大學醫學院碩士、加州州立大學兒童發展碩士、加州州立大學資優教育碩士、電腦程式設計證書。電視演講的錄影獲得中華民國政府圖書館典藏,也獲得華航國際線的播映。
歡迎觀看【爸媽必修課】視頻
陳彥玲博士【爸媽必修課】(11):幼兒時期的不安會給以後的人生帶來什麼影響?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12月28日教育版
責任編輯:李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