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1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小堂美國紐約報導)大家或許可在曼哈頓下東城、唐人街和華爾街的街道上看到拾罐老人們吃力地推著幾大包的瓶罐,但人們的注意力不會放在上面,也幾乎不會注意到他們需要什麼。曼哈頓華埠第三社區委員會委員陳家齡日前投稿當地西媒Bowery Boogie,認為州議會是該立法提高押瓶費至十分錢了。
拾罐老人可能像郵政人員一樣,在高溫、寒冷、雨天和大雪中付出辛勞,以賺取額外的收入。提高回收費可讓拾罐老人在翻箱倒櫃的白天和夜晚多賺10美元或者更多,另一方面他們的努力促成了紐約全市數萬個廢棄瓶罐的回收。
1982年,紐約等多個州通過《可回收容器法案》(也稱為押瓶法(Bottle Bill)),1983年開始生效,消費者要為酒瓶、飲料容器支付5美分的押金,押金的錢支付給飲料零售商,當消費者將這些瓶罐送到回收中心時,就能拿回押金,不過目前大部分的民眾通常直接丟棄至公共垃圾桶,因為押金太低了。其實,投入公共垃圾桶的垃圾屬於公共財產,政府擁有所有權。
陳家齡提及,37年前立法徵收的5美分押瓶費已經過時,是該提高費用至10美分的時候了,此舉也有機會鼓勵更多民眾回收空瓶罐。目前有一些倡議者努力推展大眾對此問題的認知,不過州議會是否在後續的會期上提出議案還有待觀察。
以拾荒耆老為主題創作繪畫的黃思茵(Si Yan Wong)近日在華埠舉辦畫展和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展,時間至12月1日(週日),她希望這些作品能引起人們對此社會議題的關注,從與作品互動中體驗拾荒耆老的經歷,讓更多人暸解社會底層民眾的艱苦,黃思茵說,隨著貨幣的通貨膨脹,現在的物價與37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真正靠撿空瓶罐維生的耆老生活非常艱辛。
畫展地點:包厘街78號地庫的New York Art Center(New York Arts Center , 78 Bowery, Suite C1, NYC 10013 ),歡迎民眾參觀。◇
責任編輯: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