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1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廖蔚尹台北報導)年底裝修潮將近,不管是新屋裝潢,或是一般居家5~6年做一次小修繕,裝修這檔事有許多眉角需注意,挑選建材上有何撇步?怎樣省荷包?台灣建築中心李明賢博士提醒裝修4原則,裝修前多做準備,減少事後消費糾紛!
1.建材價格預估:
材料價格部分,民眾可以到一般賣場,像是特力屋,看看一桶塗料多少錢?可以塗多少坪地面?要用幾桶?板材一片多少錢?就可抓出大略價格。一般廠商會抓5%左右利潤,是可以接受的範圍。最重要的是,如果他承諾使用綠建材,除了認明綠建材標章外,也可跟廠商取得綠建材證書證號,民眾可上台灣建築中心的綠建材資料庫查詢。
台灣有很多產業供應鏈,不見得那麼透明,有時消費者雖然跟裝修師傅指名某建材,但對方仍一直鼓吹他的產品,或對其他產品「說三道四」,主要是他經常配合的供應商,不見得有這一項產品,或沒有更好的利潤回饋。
2.建材安全確認:
國內經濟部檢驗局有許多應施檢驗商品項目,材料都要標示清楚。例如耐燃建材部分,依據 CNS14705(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熱時間長短20、10、5分鐘,耐燃等級可分為 1、2、3 級。
木質板材部分,關於甲醛釋出量也要求要達到F3以上,(F1:平均值0.3 mg/L以下、F2:平均值0.5 mg/L以下、F3:平均值1.5 mg/L以下)。也要看材料製造產地,如果有時間到工地看材料,如果是綠建材,可依據證號上建築中心網站確認,
如果是新建築工法,耐燃部分也可以跟業者確認有沒有證書。
3.契約敘明清楚:
契約上要敘明清楚,允收的標準是什麼,才不會到後面各執一詞。例如有很多過量裝修,完成後消費者覺得有異味,但契約的允收標準沒有敘明清楚。
一般裝修後的室內空氣品質,要離牆邊一公尺外取得,看檢測數據是不是符合要求。有些消費者找仿間的檢測商(非環保署),也許對方檢測儀器未經校正,誤差很大,或儀器放到衣櫥抽屜裡,最後檢測超標,造成雙方糾紛。如果一開始就要這樣檢測,當時就要要求設計業者,材料可能就不只買F3,而是改用較好的F1。
4.與設計師溝通:
設計業者部分,會考量建築的「音光熱氣」、建築美感、更符合全齡化設計,如果消費者要花錢做裝修,需要花點時間做功課,才不會到後面真的木已成舟了。◇
責任編輯: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