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唐詩

【品讀唐詩】大唐第一詠蟬詩

清 蔣延錫《柳蟬圖》局部。(公有領域)

如果要用一個聲音來代表夏天,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蟬聲了。碧綠的樹梢上,人們總能聽到蟬連續不斷的唧唧的鳴叫。有時候它很聒噪,吵得我們難以入眠,但更多時候,我們把它視為夏天的象徵。因為到了秋天,蟬就很少鳴叫了,也就有了「噤若寒蟬」這個成語。由於蟬獨特的生活習性,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樂於把蟬作為描寫或歌詠的對象了。

《莊子》曾說過:「蟪蛄不知春秋。」就是說蟬壽命很短,不知道春天和秋天的存在,所以很多文學家把蟬作為感嘆時光流逝、人生短暫的意象。但同時,蟬也作為一種道德高尚的動物,深受文人的喜愛。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不妨來看看這樣一個畫面:

秋天的庭院裡,有一株枝葉蕭疏的梧桐樹,最高的樹枝上棲息著一隻蟬。它渴的時候吸食清露,平時發出清脆響亮的鳴聲。這回盪在空中的蟬鳴,不是借助風力的傳播,而是因為蟬本身高居樹梢,所以聲音才能傳得那麼遙遠。

這樣一隻蟬,會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是不是好像面前有一位高風亮節的古人?是的,這就是初唐名臣虞世南所作的一首詠物詩《》: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虞世南是歷經南朝陳、隋、唐三朝的傳奇人物,被唐太宗譽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在文詞上絕頂的造詣。古代關於詠蟬的文學作品很多,但是最早把蟬作為寄託心志的歌詠對象的,應當數這首詩。古人喜歡詠物,唐朝詩人也將詠物詩推向一個頂峰,技法純熟、氣象萬千。虞世南的《蟬》,無論從創作時間還是藝術水平來說,都可以稱作大唐的第一詠蟬詩了。

圖為金 王庭筠《柳蟬紅蓼》。(公有領域)

詩境賞析

這首詩從開篇就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刻劃了一隻儒雅風流、不染世俗的蟬。「垂緌飲清露」,垂緌,是古時候官帽打結下垂的部分,這裡指代蟬的觸鬚,好像那垂下的帽帶。蟬兒棲息在高高的樹梢上,以清澈的露水為食。詩的第一句,就把一個士大夫形象的品性高潔的蟬,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了。那麼,蟬在樹上都做些什麼呢?「流響出疏桐」,流響,是指傳播得很遠的聲音。這隻蟬很特別,它在高大的梧桐樹中發出綿綿不斷的鳴叫聲,即使是很遠的人都能夠聽到它那嘹亮的聲音。

接下來,詩人要向讀者解答蟬聲遠播的祕密了。「居高聲自遠」,是因為它身處高位,所以聲音自然能夠傳到遠方。「非是藉秋風」,詩人在最後一句著意強調,蟬聲絕不是借助風力的傳送。這兩句還用了倒裝的修辭手法,正常的語序應該是「非是藉秋風,居高聲自遠」。因為使用了倒裝,強化了蟬居高的特點,也讓文字不同尋常,更具有詩意的美感。

既然這是一首詠物詩,那麼虞世南絕不是單純地描寫一隻蟬的生活習性,而是通過蟬的形象來寄託自己的情感和志趣。這隻蟬垂觸鬚、棲高處、飲清露、出流響,字字在描寫蟬的特點,卻處處暗含著象徵的意味。垂觸鬚,象徵著地位顯赫的達官貴族;棲高處,象徵著德行高潔的君子;飲清露,象徵著言行清高,不隨世俗而改變;出流響,象徵著美好的聲名遠播天下,具有教化他人的力量。

最後兩句又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詩人一反常態,認為蟬聲不是依靠風力,而是因為自己身處高位,所以一言一行才會那麼引人注目。他是在告訴世人:自身修養高尚的人,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憑藉,比如權力、金錢、貴人,自然就能聲名遠揚。在詩人看來,精神的高度遠比現實的高度重要,精神的力量可以讓一個人成為世人景仰的君子。

不難看出,詩人由衷地喜愛筆下的這隻蟬。而實際上,他在創作這隻蟬的同時,也把自己的形象融入其中,也就是以蟬自比。史料記載,虞世南外表看上去有些怯懦,弱不勝衣,正像蟬一樣弱小。但是他為人博學多才、清高耿介,深得唐太宗的器重。他一生也算是富貴顯赫了,但是真正讓他備受景仰的,不是高官厚祿,而是他的德行和才學。

虞世南經歷南朝陳、隋、唐三朝,被唐太宗譽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圖為清 沈源《虞世南》。(公有領域)

詩人背後的故事

可能有的朋友要問了,虞世南這一生到底做了哪些事,能夠配得起詩中蟬的形象呢?百善孝為先,虞世南首先是個有名的大孝子。虞世南從小就被過繼給叔叔,但是親生父親去世時,年幼的他為父親守孝,因為悲傷過度,身體瘦弱得幾乎承受不住衣服;後來他的叔叔被亂兵抓捕,歸期不定,他剛脫下孝服,又繼續穿布衣、吃素食,直到叔叔回家才換下布衣,開始食肉。虞世南對待父輩真的是一片純孝啊!

到了隋朝,虞世南和哥哥虞世基來到京城,他們的文名遠播,被人比做西晉的陸機、陸雲兄弟。但是他們生活清貧,還是晉王的隋煬帝慕名招他們做官,虞世南以照顧母親為由拒絕。哥哥虞世基因為依附隋煬帝而顯赫一時,吃穿用度堪比王室。虞世南則繼續安貧樂道,不為名利所動。後來隋煬帝遭遇江都兵變,被宇文化及所殺,虞世基也受到牽連要被處死。虞世南為了救哥哥,不惜放下身段,在宇文化及面前痛哭哀求,為兄請命。

後來到了唐朝,年邁的虞世南成為唐太宗身邊的重要文臣,和房玄齡一同掌管文書。虞世南還是個不可多得的諍臣,時常和唐太宗討論歷代帝王施政的得失;如果唐太宗言語有不當的地方,他也會毫不猶豫地直言規勸。

夏蟬。(蘇玉芬/大紀元)

比如有一次,國內多個地方出現天災,唐太宗以「天變」詢問大臣。虞世南以晉代多次出現山崩為例,勸諫唐太宗遵循道德義理,通過提高道德修養來消除天災。還有一次,國家連續一百多天出現彗星當空的異象,虞世南又藉機進諫,希望太宗不要因為功勞超過千代君王就自滿,能做到慎終如始,才是治國的根本。

面對這樣一位忠臣,唐太宗曾感慨地說:「朕在閒暇時和虞世南談古論今,如果有一個字的差錯,未嘗不為此惆悵懊惱。他這樣懇切誠摯,朕用人用得好啊。如果群臣都像他一樣,天下何愁不能治理呢?」虞世南八十一歲去世時,唐太宗更是難過地哀哭不已,並教導皇子說:「虞世南對朕忠心一體,拾遺補缺,無日暫忘。如今他去世了,朝廷上下,再沒有這樣的名臣了!」

或許是受到虞世南的影響,後來的唐朝詩人也開始創作詠蟬詩,比較著名的有駱賓王的《在獄詠蟬》和李商隱的《蟬》。駱賓王筆下的蟬,同樣用比興手法,反映了詩人的志向和人生經歷;李商隱筆下的蟬,變成和詩人對話的擬人形象。這三首共同被譽為大唐的「詠蟬三絕」,因為詩人的地位、遭遇、性情各異,所以三首詩呈現出不同的風貌。清人施補華有一段精當的評述:「『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逐一玩味。

點閱【品讀唐詩】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