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10月28日訊】有調查發現,有六成病人出現中風徵兆,但沒有即時入院求醫;亦有近七成人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增加引致傷殘或死亡風險。
本港每年有2.6萬宗中風案例,中風學會根據伊利沙伯醫院及基督教聯合醫院的數據,發現在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經急症室確診中風的250名受訪病人中,僅42%受訪者會在出現中風徵兆1及3小時內到醫院求醫,多達65.2%病人在24小時後始到達醫院,另有31%受訪者表示在察覺中風徵兆後,以為好轉,故未有即時到急症室求醫,另有14%人會向診所求醫。認識中風治療「黃金3小時」的受訪者約佔51.2%。
中風徵兆包括口齒不清、手腳不協調等。73歲郭先生在上月曾出現中風徵兆,家人及時發現,3小時內送院。經治療後,翌日手腳已可活動自如,現已幾乎完全康復。
另一名36歲音樂老師歐先生,去年11月出現中風徵兆,他誤以為是傷風感冒、運動後引起的疲倦及乏力而未有即時求醫,翌日情況未有好轉,錯過接受急性中風治療的黃金時機。他確診後手部無力,沒法如常彈奏結他,影響工作,其後經密集式復康治療後好轉。
中風學會會長李雷釗認為,調查結果反映市民對中風危機的意識不足,會導致延誤求診,增加病人殘障及死亡風險,更會嚴重影響病人康復進度,亦會增加照顧者壓力。他建議政府成立諮詢委員會,協調社會各界加強推廣教育如中風預防、急救知識,提升公眾對中風徵兆的警覺及切勿延誤診治的認知。◇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