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10月22日訊】美中衝突加劇進入前所未有科技冷戰,美國對中國大陸紫光、華為、海康威視等公司,進行技術禁運,關鍵的開源軟體平台管制日趨嚴格,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判,未來十年,「產業鏈分立」成為新的國際新秩序。
美中紛爭衝突加劇進入前所未有科技冷戰,美國對中國大陸紫光、華為、海康威視等公司,進行嚴格的技術禁運,關鍵軟硬體創新平台管制日趨嚴格,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判,未來「產業鏈分立」更加分明。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我想不只美中貿易,我們看到日韓也有看到一些貿易在談判,未來歐洲除了英國脫歐以外,有更多的區域型的競爭跟以前WTO全球化的時代是不一樣。」
瑞士銀行調查發現,中國大陸出口導向製造業,到2019年已經有2/3企業部分產能移出中國大陸,顯然貿易爭端影響產業甚鉅。工研院對台灣提出布局建議,強調在美國「圍堵」中國科研發展下,台灣應該選邊站,必須成為美國自主創新不可或缺成員,產業方面,關注美歐科研動向,發揮台灣優勢。
蘇孟宗:「供應鏈可能會對台商有更多的挑戰。製造業會走向類似這種以台灣為總部,那世界海外的這種版圖為在地的連結,這種趨勢應該會值得我們持續去觀察。」
台灣未來的機會又在哪裡?宏碁董事、安碁董事長施宣輝表示,全球瘋雲端Server服務,過去一度陷入迷思以為硬體重要性不再,但如今科技界已經體認,自帶AI機能的邊緣運算,能大幅降低頻寬消耗、增加效率,未來5G普及,台灣更有機會。
安碁董事長施宣輝:「未來的邊緣運算能力,智慧能量會越來越高,包含到2023年會超過12億台,我相信這個數字會遠超過這個。硬體的Eco System(生態系統)是台灣未來面臨2030年要借重的最好的資源。」
面對科技冷戰新局,台灣得把握契機,半導體、自駕車、AIoT都是可以掌握趨勢,工研院舉辦為期七天的研討會,多面相產業分析,也成為業界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