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 56歲的李女士有天在化妝時摸到右側頸部有硬塊,按壓不會疼痛,也沒有呼吸或吞嚥等不適,但腫塊將近1個月都沒消失,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既無心悸、手抖、體重減輕等一般甲狀腺亢進常見的症狀,抽血檢查甲狀腺機能也正常,惟頸部超音波顯示右側甲狀腺有1顆2.3公分的結節。經細針抽吸的病理檢驗,檢查結果顯示為良性結節,醫師表示定期追蹤即可,但李女士仍相當擔心。
成大斗六分院糖尿病新陳代謝科黃于玶醫師表示,甲狀腺結節,可能是固體或液體(又稱作囊腫)或半液體半固體,而病人最關心的是惡性或良性?其實,大多數甲狀腺結節都屬良性,只有少部分結節是惡性,又稱作甲狀腺癌。一般而言,若年齡<20歲、男性、以前頸部曾暴露在輻射線之下,或結節快速長大、有造成聲音沙啞、呼吸困難或是影響吞嚥等,是惡性腫瘤的機會較大。
明顯的甲狀腺腫大或結節可藉由觸診診斷,但有些結節則是在健檢或其他檢查時意外被發現。當懷疑有甲狀腺腫大或是結節時,最好的影像檢查就是頸部超音波,在超音波下可清楚量測結節的大小,並藉由超音波影像上的特性來判斷結節惡性的可能性,必要時可再做抽吸檢查確認。
黃于玶醫師表示,若抽吸檢查結果為惡性,須做甲狀腺切除及追蹤治療。若是良性,雖然轉變成惡性的機率不大,但為避免第一次抽吸沒有抽到惡性細胞,醫師通常會重複追蹤並視患者狀況再安排抽吸檢查;良性結節若因體積太大造成壓迫的症狀,亦可考慮手術切除。
甲狀腺結節發生的原因不明,黃于玶醫師指出,目前認為與遺傳、體質、居住地區、環境因子等有關。而甲狀腺結節有可能會變小、消失或再發,她也提醒有甲狀腺結節者,應定期追蹤,但無須過度緊張。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