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萌騫台灣南投報導)茶業與竹藝為南投縣獨特的文化產業,南投縣政府文化局3日在一樓大廳舉行《南投縣茶業發展史》及《南投縣竹藝發展史》聯合新書表會,記錄南投茶業和竹藝的展發脈絡,作者馬有成和蕭富隆則分享歷時1年半的編書心得。
南投縣政府秘書長洪瑞智指出,南投茶業與竹藝,連結了過去歷史與當代的傳承,為南投縣珍貴的文化資產。探討其所代表的文化意涵及前人所付出的心血,可發現南投茶業與竹藝,和南投內山人及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南投縣竹藝發展史》記錄南投竹藝發展脈絡
《南投縣竹藝發展史》編輯團隊共4人,由蕭富隆擔任計畫主持人。經過1年半的蒐集資料、訪談、田野調查及編纂,全書以史前至清領時期、日治時期、戰後復原與復興時期、竹藝的轉型與發展、當代南投竹藝產業文化等階段呈現。
蕭富隆表示,在整過過程中有一個很大的感觸,他發現南投當代的竹藝從業者非常非常多,不只是技術上沒有問題,還有很好的審美觀念、創新的觀念,是南投繼續發展這項產業的人才資本。
當然,要恢復民國50至70年代的產業盛況已不太可能,但至今仍有56家竹藝廠商、34家竹藝工坊或個人工作室,政府每年都有許多推廣活動,這些人才就是竹藝未來發展的基礎,應該可以為南投竹藝寫出更好的未來。蕭富隆說。
《南投縣茶業發展史》記錄南投茶業發展脈絡
南投是台灣產茶的第一大縣,主要有八大茶區,分布在南投、名間、竹山、鹿谷、水里、魚池、信義及仁愛等八個鄉鎮市,所產製的茶各具特色,入喉甘潤香醇,餘韻細膩、幽雅持久。
《南投縣茶業發展史》則由馬有成博士團隊編纂。該團隊從1年多前不斷地在南投八大茶區訪查,在茶山跑來跑去,幾乎都得了職業病,「曬黑了」,加上大量文獻的蒐集及研究,終於完成《南投縣茶業發展史》一書的撰寫。
馬有成表示,本書的重點放在南投茶現在的發展,也就是民國70、80年之後的發展情況。
《南投縣茶業發展史》講述的是南投茶業的歷史,包括茶樹的來源和八大茶區的現況。其中較特殊的是針針對每個時代的茶滋味不一樣,因此要回溯到最傳統的製茶方式,去拜訪了相當多的茶農,了解茶葉產製的工藝性。
馬有成說,八大茶區走遍遍,從中深深感受到,每一片的茶葉都有它背後的故事,文化面上的故事。當我們在喝茶的時候,並不只是一個動作,也不只是口齒留香,而是其背後深藏的文化底蘊及故事,很值得我們去探討。
同時,他也深深感受茶農的熱情,也體會所喝的每一口茶都包含有茶人的很多經驗,而這些經驗又有前人所流傳下來的,也就是經驗的傳承,他說,和市面上看到、喝到的機器製茶很不一樣,這也是南投茶業很重要的特性。
他也鼓勵消費者親自來到南投茶區,和茶農、茶行、亮點茶莊喝杯茶,都將有非常專業的司茶人講解茶葉製程,能明白和過去喝的茶差異性很大。
此外,在編寫過程中,馬有成團隊還遇到幾位年長的茶農保有傳統的製茶過程,縣府文化局很樂意去幫助他們做文化資產登錄,提報為茶業文化資產。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