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王朝有多文明與強盛?以致外國國王懇請讓自己的全部臣民入籍中國。君臨天下的皇帝又有多大權限?可使他的冊封皇命遠達大海的另一邊,繼續生效。緬懷遠去的盛世風采,一覽君臨天下的帝王胸懷,那也是身為華夏子孫的榮耀所在。
在《明史》記載中有一蘇祿國,它的所轄範圍相當於在現今菲律賓蘇祿群島一帶。蘇祿國與中國隔海相望。隨著神州文明對周邊國家的輻射,蘇祿國王欽慕華風,仰慕中土文明,於是率領王族子孫、王公大臣泛海朝貢大明王朝。
明成祖永樂十五年(1417年),蘇祿國東王、西王、峒王率領王族及隨扈三百四十多人,乘風破浪,浮海來朝。在這三位國王中,東王最為年長,西王次之,峒王又次之。明成祖禮待外國王室,並冊封其為國王,頒賜印誥、襲衣、冠帶以及鞍馬、儀仗等器物,其他的隨從,包括國王的子女姻親等也都獲得明廷恩賞。
據《會典》記載,明成祖對蘇祿國王格外禮待,恩賜三位國王紗帽、金箱玉帶、鈒花金帶、金蟒龍衣、金銀錢紗、錦紵絲紗羅等珍貴禮物。同時也恩賜蘇祿國王妃冠服、銀紗、紵絲等。
蘇祿國王一行人在中國停留了二十七日,終是戀戀不捨地辭別。明成祖再次恩賜三王玉帶各一,金繡蟒龍、麒麟衣以及大量的黃金、白銀、萬錠紙鈔、二千緡銅錢等財物。
蘇祿國王踏上回程之路。但是東王行至山東德州就因病去世了。明成祖派遣官員賜祭,命官府勒碑墓道,負責安葬事宜。
明成祖派遣使者敕諭東王長子都馬含,殷切地叮囑他道:「你的父王尊敬中國,親自率領家族及王公大臣,遠涉海洋,萬里來朝。朕眷念你父王的真心與誠摯,所以賜封王位,並優加賞賜,派遣官員護送歸國。不料,舟行德州,你的父王因病殞歿。朕聽聞消息,深深哀悼,安排隆重葬禮加以祭奠。你身為嫡長子,受到國人尊敬,適宜繼承王位,以安撫藩邦。今日,特封你為蘇祿國東王。你要秉承忠貞篤實,敬承天道,關懷眷顧你的子民,繼承你父王的志願。」東王的妻子及二子等十人留在中原守墓,按照中原禮制,三年期滿後再將他們護送回國。
在這封敕諭中,明成祖的皇令即使在蘇祿國依然有效。關於中原皇帝冊封藩邦王位,在中國歷代頗為常見。這與當時世人對天子、皇帝的認知有關。
據《太平御覽》76卷介紹,「天子」是爵稱,意思是上天庇佑之子,稱為「天子」,德行可與天地同齊之人,稱為皇帝。皇的意思是大,有煌煌之美,能在世間光輝王道、天道,使之燦爛光明,是「天人之總,美大之稱」,有王上之王的尊稱。
因帝王的天命之高,所以在中國正史記載中,凡是歷代皇帝能管得到的國家,都會賜封藩邦、外國國王王位,經中原皇帝下旨冊封的王位才是合法的,才會有效。
比如,元朝時期曾發生一件事。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大王在中亞南部及西部一帶締建了伊兒汗國。旭烈兀大王去世後,留下遺命由其子阿八哈繼位。阿八哈沒得到忽必烈的冊命不敢繼位。他另設一座行宮,代理汗位。直到1270年,元廷派遣特使奉詔抵達後,將忽必烈所賜詔旨、王冠、禮品等轉交給阿八哈,奉旨任命他為伊兒汗國大汗。這時阿八哈才舉行登基大典,正式登上王位。
古人心地誠善,認為天子是上天之子,皇帝作為真命天子,其盛德可配天地。在古人的思維中,有一條即順從天意,順從上天的安排。儘管距離遙遠,也會千里迢迢地朝貢中土,成為正史中的常態。
時光飛逝,轉眼過了三百多年。至清朝雍正十一年六月,蘇祿國國王奉表謝皇恩,同時奏請一事。他說:「明朝永樂年間,我的祖上東王入朝,行至德州病亡。永樂帝命官府安排葬禮,勒碑墓道,賜諡號曰『恭定』,東王妻妾等十人留下來守墓。服喪三年期滿,得以遣送回國。如今事隔三百多年,東王及其子孫的所有墳墓及東王后代子孫周恤之事,懇請修復我先祖墳塋,給付周恤其後裔。」
當時,清廷主管禮義外交的大臣協商後,這樣回覆:「蘇祿國東王巴都噶叭哈答殞歿後,長子都馬含回國繼承王位,承襲冊封。次子安都祿,三子溫哈喇,留在中原守護墳塋,其子孫以祖名分別冠以安、溫二姓,理當應允他的請求。飭查蘇祿國東王墓所有神道享亭、牌坊,修理整飭,並於安、溫二姓中各遴一人給付頂戴(官職),以供奉祭祀先祖。著為定例。」雍正皇帝恩准蘇祿國王的請求。
至乾隆十九年,蘇祿國王麻喊味安柔律噒遣使朝貢,進貢國土一包,國王懇請將其國的戶口人丁全都編入中國戶籍。乾隆皇帝下諭:「蘇祿國傾心向化,其國的土地與人民即在朕的統御照察之內,不需要再遣送戶籍圖冊。」
清朝時期,蘇祿國被中原的文明教化所傾倒,以致國王心甘情願懇請其全國臣民入籍中國。時光遠去,我們只能透過青史的字裡行間,緬懷遠去的盛世王朝,品讀「皇」的內涵與盛德帶給古今的震撼。@*#
參考資料:
《明史》卷325
《清史稿》卷528
《東西洋考》卷5
《史集》卷3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