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李愛晨專欄

認識做家長的義務、權利和責任

了解美國兒童保護法

美國兒童保護法規定:每一個父母有義務來提供貴子女一個健康和安全的生活環境。(Shutterstock)

【大紀元2019年01月21日訊】文:李愛晨

各位朋友,新年快樂。祝你們合家幸福,孩子健康成長!其實每一個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享有平安、健康和喜樂的人生。

我很高興能分享這父母教育資料。希望父母能活用此教材內容,藉此更認識自己、認識子女。做個追上潮流,趕上時代的聰明父母或工作者。

當你的子女一出生時,你會有百分之百的機會來教育你子女的脾氣、個性、對人、對物的反應。當子女成長時,父母也應該不斷學習新事物,陪伴子女一起成長。例如,今日流行iPhone、網絡、各種電腦技能、社群等高科技生活用品。做父母的可以更新自己,自學或返回學校學科技功能,追上子女的腳步。在子女未夠18 歲前,你都有100%的責任管教子女,幫助子女健康、開心、平安、安全地成長。

兒童保護律法

在美國,兒童保護局和兒童福利中心規定,每個做父母的一定要在法律內為每一個兒女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包括衣、食、住、行、教育、醫療和安全。有時候,為人父母若不能按最基本法律來供養你兒女的基本需要,美國政府會收養,代你領養,教育你的兒女,直至他或她滿18歲為止。兒童法律是為保障兒童身心靈健康和安全而建立。

兒童保護局的工作目標是,維護每一個兒童能在家中得到應有的待遇,希望能得到父母或親人的義務教養和有責任的愛護。

兒童的權利

在美國,每一個兒童都有他的生存權利,就好似成年人的生存權利一樣。美國最基本法律保障每一個人在法律上有高興的感受、公平的待遇及和平相處的權利。兒童律法規定:每一個父母有義務來提供貴子女一個健康和安全的生活環境。每一個兒童有權利在沒有害怕、恐赫或暴力的家庭環境成長。

在一些特別情況下,若父母未能提供一個健康及安全的生活環境,他們有可能會失去貴子女的撫養權。若父母不遵從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改變家庭生活狀況,他們有可能永遠失去對子女的撫養權。嚴重者,可以刑事追究。

家長和監護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兒童保護律法規定,父母、監護人一定要在能力內提供貴子女衣、食、住、行、教育和安全。作為父母、監護人,你有權利選擇貴子女的教育方式、學校地點和課程。你有權利選擇貴子女的信仰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一定要在法律內合法、健康及安全。兒童保護律法是要來保護兒童有個身心靈健康、安全的生活。

若有人向政府部門舉報或投訴你對兒女的不當行為,作為父母、監護人,你完全有權利不承認任何不實的舉報;若你子女不幸被兒童保護局帶走,你有權知道你子女的下落,包括在哪裡吃,住;你有權知道誰是你子女的臨時監護人;你有權利去探望你的子女;你有權利擁有一個辯護律師;若自己不能負擔費用,政府會提供一個免費的律師給你。

任何時候,若你對兒童家長責任、律法和一切有關事項有疑問,你可隨時向兒童及家庭服務中心索取有關資料。資料及手冊是免費提供的。

教育兒童,家長有權了解校區

在加州,州政府規定父母和監護人有權利來到學校參觀學校的情況,參觀課堂、教師和學生的考試項目、學校的分配、學校的安全、環境、教師用的教材、學生成績進度表、學生記錄、標準、心理測驗、會議和校約及條例。

作為父母、監護人,你有權利深入了解貴子女的學業和校方情況,理應好好把握這機會。每一個學生都需要父母或監護人的關懷。教養子女的責任是互相扶持,包括父母、家人、學校,及整個社會。

某些校區,例如,舊金山市,父母因子女長期逃學,不返學,可能被檢控,嚴重者會被判入獄、坐監,同時可能被罰款,或兩者併罰。我自己認為,天下間最艱難的工作就是為人父母。特別是在今日一個世風日下,一代不如一代的社會,為人父母不易,做個好父母就更難。

父母是子女最親近、最好或最壞、最有影響力的第一教師,願你為人父母者能藉我這套家長兒童教育課程得到幫助。更願上帝祝福你活出做父母應有的責任、快樂和平安。#

若想知更多關於兒童保護法,//www.cdss.ca.gov/inforesources/Child-Welfare-Protection,可在google.com打入「兒童保護法」,即「child protective service and laws」即可任你選擇閱讀。May God bless your family 願上帝保佑你的家人。

第一課:課後小組分享

1. 是否對剛才提供的信息有意見和建議?

2. 你現在是否有教養兒女的難題?

3. 你如何從學校、社區或整個社會獲得幫助?

4. 你的子女怎樣踏進你的教育路程?

5. 你對兒童和家庭律法有何看法?

6. 你需要一個怎樣的兒童和家庭法律系統?

7. 你心目中的完善家庭應該是怎樣的?

Ellen李愛晨社工

電郵:Ellen999333@yahoo.com

註: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觀點,與本媒體觀點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1月5日法律版

責任編輯:李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