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掀蓋、活化 台灣河川的復甦與城市再造

綠川整治過程中,處理污水淨化水質是最關鍵的一環。(陳志達/大紀元)
人氣: 81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0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志達綜合報導)台灣都會城市的河川,早年大多因汙水排放管理不當而發臭骯髒,以往選擇將渠道水泥化並加蓋、與河爭地的作法,早已不符現在民眾親水的需求。台中市鄰近火車站舊城區的柳川與綠川的成功改造,這兩年來讓台灣民眾耳目一新。不但吸引媒體報導也成了旅遊景點,許多民眾漫步在河川串起的歷史記憶與親水空間裡,一種久違的城市幸福感也悄然而生。

每個幸福的城市 都有一條美麗的河流

巴黎有塞納河,京都有鴨川,首爾有清溪川,「擁有一條美麗的河川」的願景,能凝聚更多人想像與期待。有了這願景,城市河川的改造,才可能由以往只重視防洪、水質改善的工程思維,邁向營造民眾抒壓、感受自然生命力、創造幸福感的親水環境。

重新擁抱一條河川的思路,除了融和綠化防洪的親水空間,還包括如河溝通更多元、更多領域的人事物。水質淨化了,再美化水岸廊道,加上地景創作與光景藝術的導入,人們再度被吸引到河畔。

放慢速度的市民、聞名而來的旅客,散步於流水綠意之間,領略河川演變的軌跡,感受周邊美食中蘊藏的細膩。在留下到此一遊畫面的那一刻,對這個城市的幸福感,也跟著生命記憶同時誕生常存。

柳川、綠川,及豐原的葫蘆墩圳掀蓋,雖然都還在持續的發展中,但台中市已經開始變的不一樣了。改造成功的河川所帶動的商業活絡與城市行銷話題,讓更多城市河川重現生命力成為可能。

將兩岸16公尺土地還地於河,是柳川整治最為人稱道的突破。(陳志達/大紀元)

串起河川歷史記憶 跨界整合增添行銷話題

緊鄰台中火車站的綠川,在日治時期稱為新盛溪,河道遭水泥封蓋已數十年,在地民眾對於河川重見天日、水質能養錦鯉並可再度親近、並保留了建於1908年的新盛橋(中山綠橋)的結果,有滿滿的感動。

台中市政府水利局以「新盛綠川水岸廊道」的整治成果,整理了涵蓋河川治理、綠川品牌及創意策展的內容,報名參加有「東方設計奧斯卡」美名的2018日本優良設計獎,結果獲得大獎,更拿下獲獎率僅2%的「百佳獎(Best 100)」,成功的作了一次國際宣傳。

前台中市水利局長周廷彰表示,獲得日本設計大獎的肯定,鼓舞了參與跨域整合水利工程、品牌設計、藝術展演的整個團隊。未來綠川二期與三期的計畫,不但朝恢復河川生命力的方向努力,還要仿效英國劍橋大學的「水岸大學城公園」概念,移除臨綠川側的中興大學圍牆,讓新設的綠化緩坡連結興大校園,該區域未來可望成為新亮點。

整治後的綠川風情。(陳志達/大紀元)

改善水質基本工 處理汙水最燒錢

城市河川想要打開水泥頂蓋,就必須消除臭味,汙水處理是最花錢的一環。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除了強調水質改善,也進一步要求親水以及環境美化。

柳川和綠川的改造,都在無法提高汙水接管率的狀況下,設法截流汙水,再將處理過後的水回流河道,來改善水質。綠川8.5億總經費的大約七成是用在汙水處理上。柳川還運用了海綿城市的概念設施,闢設植生溝與雨水花園,將雨水逕流就地淨化。

柳川一期整治雖然只有300公尺,不過已大幅翻轉了水岸髒臭的形象,尤其是該案將兩側車道縮減,使護岸各外移8公尺,還給河川16公尺的空間,是改造成功的重要因素。這個成功的案例,是如何溝通各方達成共識,而能在以車為主的城市中縮減車道,值得其它水環境改善計畫深入了解參照。

表演舞台、光景藝術的導入,增添城市河川風貌更多元。(陳志達/大紀元)

公民參與還地於河  找回河川生命力

「白天乾淨明亮,夜晚浪漫夢幻」,這可說是時下台灣都會城市的河川所背負的市民期盼,無論是高雄的愛河、台中市的柳川、綠川都是如此。嘩啦嘩啦的水流聲,低吟的不只是河川生命力,同時也展現參與過程付出心力眾人的胸懷。

對於都市河川的水環境改善,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發表許多深入的見解,她主張採「生態復育」的方式,還地於河,以恢復河川生命力。2005年韓國首爾清溪川上游的「硬河道」設計,早已不是我們要的「前瞻」計畫,新加坡碧山──宏茂橋公園(Bishan-Ang Mo Kio Park)加冷河(Kallang River)的「自然化」復育,才是兼具綠意、防災、親水空間的學習範例。

河川生態教育不只是知道有哪些動植物,更應該要學習人與河川的互動關係。廖桂賢建議水環境改善計畫必須納入「參與式設計規劃」的機制,公部門和設計單位讓有利害相關的民眾、在地組織、相關專業的公民團體,在規劃設計階段就參與其中,雖然公民參與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但是在各方相互理解,充分溝通所完成的計畫,更能夠獲得長久的認同與支持。

她期許未來台灣民眾能真正接受「韌性城市」的概念,從「不讓水淹」走向「不怕水淹」,容許受限的都市空間承納短期洪水,接受河川在預想範圍內氾濫、侵蝕、堆積的自然樣貌,這樣還地於河養成的自然河川,展現的生命力將會回饋給城市更多。◇

責任編輯:於凝兒

評論